在張嵐嵐(化名)腦海里,因為汗水粘在胳膊上取不下來的塑料墊板 構成了1999年高考那兩天的全部回憶,風油精特有的氣味似乎還在鼻間。當年的伙伴們已經散落在天涯海角,校門外小飯館的那場聚餐畫面還歷歷在目。張嵐嵐說,她知道今年高考考生們壓力很大,大學畢業生們就業很困難。她覺得不必糾結于這一時的選擇和得失,最重要的還是提升自己,即使在自己不滿意的崗位上也要努力做到最好。這樣當機會來到面前時,才有可能牢牢抓住。
每年高考都是全國關注的焦點,無數考生為了前途和理想奮力一搏。(本報資料圖)
降溫靠風油精塑料墊板
“印象中覺得當年高考那兩天不是很熱,但我前幾天查了一下天氣,過去20年里我們那里在7月7日當天的平均氣溫是34℃。可能是回憶美化了過程,淡化了其中的艱苦。”張嵐嵐是1999年的高考生。雖然過去了21年, 但高考那兩天很多細節都留在她的記憶里。
張嵐嵐是寄宿生,高中三年都住在學校集體宿舍里。那年的考點被安排在距離學校十多公里的一所小學。 “那時沒有私家車接送,更沒有人想到在考點附近訂酒店住。”張嵐嵐說,家里人商量后決定讓她住到小姨家,那里 距離考點大約有3公里路程,打車10分鐘就能到,居住條件也比宿舍好很多。為了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環境, 7月5日小姨父帶著張嵐嵐5歲的小表弟去了爺爺奶奶家,家里只有張嵐嵐和媽媽、小姨三個人。而她的幾位室友依然 住在沒有電風扇的宿舍里,或乘公交車,或打車,奔赴不同的考點。
考試當天早上,張嵐嵐臨出發前再次檢查了自己的文件袋,里面除了考試要用的筆、尺等物品,還有一個手表、一張墊板和一瓶風油精。“現在的學生不能理解考試為什么要帶一張塑料墊板,這在當時是人手一個。”張嵐嵐 說,這張塑料墊板只有A4紙一半大小,和一個鼠標墊厚薄差不多,它的作用是用來墊在胳膊和試卷之間。那時中小 學教室沒有電風扇,因為太熱,答卷時胳膊上會大量出汗,如果沒有墊板隔擋,汗水會把試卷浸濕,甚至浸透試卷模糊字跡。墊板還有一個作用是可以當扇子用。一般考試進行到中場時,考場內都是墊板扇風的呼呼聲。
除了墊板,另一個降溫神器就是風油精。張嵐嵐說,高考兩天她用完了一瓶風油精,既降溫又醒腦, 涂一點在太陽穴上,因高溫和緊張而昏昏沉沉的大腦立刻清醒了很多。整個考場內彌漫著風油精的氣味,可能是現在的考生體驗不到的經歷。
聚餐時唱著歌訴說別離
7日上午第一場考完后,張嵐嵐走到學校門口準備打車。去之前,她和媽媽說好了不要來接自己,當她看到外面黑壓壓等候的家長,還是感到很吃驚。雖然不記得那天的氣溫,但 對火辣辣的太陽卻是記憶猶新,而這些家長已經在太陽底下曬了兩個多小時。“物質條件雖然有差距,但每個年代父母對子女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張嵐嵐說,現在每年高考季從媒體上看到考點外翹首以盼的家長們時,都會想起當年自己走出考點時家長們滿是汗水的臉龐。
7月8日下午結束考試后,外面下起了小雨。“當時的感受就是心里的一顆巨石突然搬走了,渾身輕得 要發飄一樣。沒有經歷過高三高壓后突然釋放的人,是體會不到這種感覺的。”張嵐嵐說,自己當時根本沒有想考得如何這個問題,只是大腦放空一直往前走,就這樣淋著雨走了半個小時回到小姨家。當天晚上,她9點就睡著了,直到第二天上午10點才醒。
因為當時沒有手機,聯系很不方便,張嵐嵐起床后趕到學校和室友們會合。大家一起對完答案后,寢室里的大姐提出出去聚餐一次,當是一場告別。因為高考,家長們都額外多給了一些生活費,大家湊起來算了一下,有 200多元。當時張嵐嵐一個月伙食費只有200元,這筆錢對大家來說是一筆“巨款”。拿著這筆錢,大家到學校對面的小飯館要了一個包廂。張嵐嵐記得那是自己第一次喝啤酒,有人唱了呂方的《朋友別哭》,有人哭了。
半個月后,成績公布,張嵐嵐宿舍8個人全部考取了211和985高校,其中有兩位被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錄 取,而張嵐嵐成為安徽大學的一員。
努力做好才能把握機會
對1999屆的考生來說,最大考驗不是當年的高溫,而是四年后畢業季面臨的非典。2003年,張嵐嵐大學畢業,遇到和今年因新冠疫情就業難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一樣的困境。上半年,非典疫情爆發。張嵐嵐所讀專業就業機會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合肥就業崗位競爭非常激烈。當時網上就業渠道還不像現在這么暢通。
“我們是第一屆擴招生,畢業人數也多,就業壓力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遇到非典更是雪上加霜,大家都 很惶恐。”張嵐嵐說,帶著對未來不確定的惶恐,她和大學室友們又拿起了書本,有的人買了英語教材準備考雅思, 有的則為公務員招考準備著。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后來,張嵐嵐室友中有兩個人考取了公務員,兩個人進 入事業單位,還有一個通過雅思考試出國留學了,剩下三個人進入了企業工作。
畢業后,張嵐嵐所在班級同學大約有三分之一不能專業對口就業,一部分人去了企業,還有一部分人回到家鄉小城。當時看似不是很好的選擇,但20年過去了,同學們在各自領域都有不錯的發展。去企業的,很多人因為公司發展和個人努力,成為公司中層甚至高層,拿到不菲的年薪。
“人生的境遇有很多種可能,一時的選擇并不代表一世。”張嵐嵐說,她知道今年高考考生們壓力很大,大學畢 業生們就業很困難。她覺得不必糾結于這一時的選擇和得失,最重要的還是提升自己,即使在自己不滿意的崗位 上也要努力做到最好。這樣當機會來到面前時,才有可能牢牢抓住。
徐靜 趙晉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張曉嶸 鐘虹 采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