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2 年前,我省將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全面使用新教材。針對新課程改革,省教育廳昨日發布了《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方案》。根據方案,高中畢業最低要完成144 個學分;逐步實施走班制教學;2021 年8 月底前我省將完成所有年級各學科教師培訓工作。
改革后高中課程分為三大類
實施新課程改革后,普通高中學制依然為三年。每學年52 周,其中教學時間40 周,社會實踐1 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等)11 周。每周35課時,每課時按45 分鐘計。學生通過18 課時的科目內容學習可獲得1 學分,科目教學時間安排一般為18 課時的倍數。
和現在不同的是,改革后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其中,必修、選擇性必修為國家課程,選修為校本課程。開設科目與學分也做了較大調整。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等國家課程,以及校本課程。
我省必修課程實施統一安排,選擇性必修課程由學生根據高校專業科目指引、興趣愛好和畢業學分要求自主選擇,選修課程由學生自主選擇、學校結合實際安排。
新課程改革實施學分制,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的學習并考試(考核)合格,即可獲得相應學分,普通高中學生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學分。
下月底前高一教師完成培訓
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需要全新的教學形式相配合。為此,我省高中學校均要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制訂選課走班指南。學校要分類分層設計可選擇的課程,學生擁有選課自主權。同時開發課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統,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資源使用效率,構建高效的選課走班運行機制。
伴隨課程改革而來的將是考試評價制度的改革。學校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利用全省中小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系統客觀地記錄學生各方面的突出表現,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荚嚸}則要緊密聯系社會實際與學生生活經驗,強調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目前,我省正在加強新課程新教材培訓,2020 年8 月底前完成高一年級各學科教師培訓工作,2021 年8 月底前完成其他年級各學科教師培訓工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曉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