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長期以來,泗縣積極探索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網格化管理,形成了黨務隊伍專業化、活動陣地實體化、作用形象顯性化、激勵保障制度化,全縣非公黨建質量不斷提升,非公黨建凝聚力、影響力不斷增強。
織牢“組織網”,破解覆蓋難題。堅持抓牢基層組織網絡這一主線,突破傳統“單位式”組織架構,促進各種資源和力量統籌整合。構建“一條線”領導。成立非公黨建工作網格化建設領導小組,縣委非公工委書記任組長。形成“縣委組織部統一領導,非公指導站總指導,網格責任區具體落實”的管理模式。
布牢“隊伍網”,形成工作合力。針對非公領域網格化管理“缺人抓、不會抓、抓不實”現實難題。堅持“雙向選擇”,實現人崗相適。按照“單位推薦、個人自愿、雙向選擇、組織決定”原則,選派70 名政治素質好、組織能力強、黨建經驗足的指導員到企業開展工作,全面加強非公領域網格員隊伍力量。堅持“雙重管理”,確保在崗在位。
編牢“制度網”,補齊管理短板。通過制度建設,消滅非公領域網格化管理存在的“空白點”。出臺制度性文件。先后印發《網格管理員考核管理辦法》《網格管理員信息反饋管理辦法》等4 個管理辦法,推動非公黨建網格化管理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完善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按月召開工作例會,實行網格長負責制,健全聯席議事制度,建立公開告示制度,網格負責人定期向網格內所有的非公企業公開告示,黨建工作指導員定期向所聯系企業公開告示。
筑牢“保障網”,彌補動力不足。注重投入抓帶動,防止非公領域網格化管理“木桶效應”。堅持統一標準,強化陣地建設。依托非公黨建工作指導站,對八個網格統一建設標準、統一命名、統一標識,非公企業全年“五抓五送”投入超15萬元。
王永皓 楊秋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