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4月27日天剛蒙蒙亮,在泗縣黃圩鎮三侯村錢曹莊通往鎮里的水泥路上,一陣小貨車發出的聲音就把春日寂靜的早晨襯托得喧鬧了起來。開小貨車的是一個30歲出頭的年輕人,他叫周光雷。提起周光雷,鄰居都說:“沒想到他家那么困難,反倒脫貧那么快!”
周光雷是三侯村的村民,家里有5口人,父親年齡大了,身體不好,母親長年臥床不起,是村里出了名的“藥罐子”。上有老人需要服侍,下有孩子需要撫養。守著家中的幾畝薄地,辛辛苦苦一年下來,只能勉強維持生活。2014年,村里經過民主評議將周光雷家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政府一系列幫扶政策,生活狀況有所改善的周光雷一點也開心不起來。他說:“我有手有腳,還是個壯勞力,現在全靠著政府幫助,面子上太不好看了?!必毨舻拿弊哟髦缓每?,可是如何摘帽讓周光雷犯了愁。其實周光雷的憂慮,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曹希賀早就看在了眼里。
曹希賀來到周光雷家,坐在院子里,和周光雷拉起了家常,一起談起對未來的打算。當了解到周光雷苦于在家沒有致富門路的情況后,曹希賀詳細解讀了貧困群眾可以通過小額扶貧貸款發展產業的政策。周光雷聽完介紹后,眼睛一亮說:“我正尋思著在鎮上做點小生意,解決家里的經濟困難,卻又苦于沒有資金,這個小額扶貧貸款正適合我們!”2017年5月,周光雷用五萬元貸款購置了一輛小貨車,做起了廚具等日用品批發的生意。有了脫貧致富的“好把式”,周光雷鉚足了勁開著貨車奔忙在路上。經過半年的努力,周光雷一家在2017年年底就光榮脫了貧。
單珊 張皓月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