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警方微信號消息:蕪湖的小女孩玲玲今年才14歲,最近被騙了。騙她的男子竟然還是個“00后”。而全國像玲玲一樣被騙的未成年人還有10多個……
14歲少女被騙5200元
“民警同志,我們要報案。”今年2月2日上午,一對父女走進蕪湖市公安局鏡湖分局濱江派出所報案。女孩今年14歲,叫玲玲,因疫情期間不能上學,玲玲在家里用爸爸的手機上網,誰知被騙了。
原來,幾天前,玲玲在“閑魚”手機APP上發出一條信息“好想有部蘋果手機”。之后,有人主動跟她加上微信。聊天之后,對方說她“中獎了,獎品是一部價值6000元的蘋果手機”,并發來“中獎”的手機圖片。毫無防備的玲玲相信了對方,為領取手機,玲玲按照對方要求,先后付給對方“押金、保險金、快遞費、獎品所得稅……”一共5200元,但手機始終沒有收到。玲玲的爸爸得知后,意識到女兒可能被騙,便讓對方“退錢”。但對方搪塞幾句之后,將玲玲的微信刪除。父女倆便向公安機關報案。
讓民警意外的是,當查看手機時,雙方的聊天記錄已經被玲玲自己刪除。“是賣家讓我刪的,說不能讓別人知道。”玲玲告訴民警。
“這次遇到了狡猾的騙子。”民警分析案情后,立即對案件展開偵查。
縝密偵查 山東濟南拿下騙子
辦案民警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對受害人玲玲手機匯款的資金流水進行排查。幾經梳理終于發現,收款方地點在山東濟南。
4月8日上午,幾名辦案民警駕車直奔濟南。到達濟南后,立即與當地公安機關通報案情。兩地警方聯手研判案情,對涉案銀行流水進行調查,最終鎖定嫌疑人身份,并確定其住在濟南市鋼城區某居民小區。民警實地摸排,掌握到嫌疑人活動規律之后,決定在早上對其實施抓捕。
4月10日天剛蒙蒙亮,幾名便衣民警來到嫌疑人住地,把守嫌疑人住處外圍并上前敲門。“我們是社區工作人員,核查人口信息。”幾分鐘后門開了,一名小青年出現在眼前,民警當即將其控制,“你們抓我干嘛?”對方一臉懵懂。經過核查,小青年叫陳某某,并不是要抓的嫌疑人。
“陳某是你什么人?”民警問。就在此時,臥室傳出動靜,民警沖進臥室,與眼前的陳某某長得一模一樣的男子正在哆哆嗦嗦地穿衣服。
“我們是蕪湖警察。你叫什么名字?”面對民警嚴厲質問,男子低聲吐出幾個字:“我叫陳某。”
“知道我們找你干嘛吧!”
“知道。”陳某沮喪不已。經就地審查,犯罪嫌疑人陳某對網絡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第二天,民警將其押解回蕪湖。
騙子“空手套白狼”屢屢得手
通過進一步審訊,陳某實施網絡詐騙的過程被揭開。
今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陳某宅在家里,上網打發時光。一天,他在“閑魚”手機APP上看到有人發出帖子:“好想有部便宜的蘋果手機啊……”陳某心生一計,與對方加上微信。通過聊天,陳某知道對方是名14歲女孩,叫玲玲,上初中三年級。陳某試探著對玲玲說:我們公司正在做活動,你“中獎了”,獎品是一部價值6000元的蘋果手機。為了讓玲玲相信,陳某從網上下載手機圖片發給玲玲。玲玲立馬問對方“怎么領取手機”。
陳某便讓玲玲“繳納300元押金”,并忽悠玲玲“押金發貨后退回”。之后陳某又以“保險金、快遞費、獎品所得稅……”種種借口,讓玲玲匯錢。玲玲畢竟是未成年人,稀里糊涂一共匯給陳某5200元。每當玲玲問起來手機,陳某便各種推脫。就在此時,玲玲的爸爸發現了問題,玲玲說出實情。爸爸用手機要求陳某“手機不要了,把錢退了。不然就報警。”陳某謊稱:“明天就會到貨。”之后,陳某單獨跟玲玲聊天時,誘騙玲玲把兩人的對話刪除,隨后,把玲玲的微信也刪除。
等了幾天,陳某見“沒有警察找上門”,以為“沒事兒了”,膽子大了起來。他總結了經驗,繼續在“閑魚”手機APP發布“中獎手機”、“轉賣二手手機”等虛假信息,并發布手機截圖,一些人便跟他聯系。陳某特意把目標盯上了未成年人,每當詐騙得手,陳某便讓對方把聊天記錄刪除,以免留下證據。短短兩個月,先后詐騙各地10多名未成年人,共詐騙6萬余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陳某因涉嫌網絡詐騙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詐騙所得6萬余元被警方追回。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來源 : 蕪湖警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