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泗縣丁湖鎮丁陳村村民蔣賢彬的獺兔養殖棚里,他正在忙著給獺兔喂青草,看著成群結隊的兔子,他心里樂開了花。“我養的這50只獺兔食量比較大,滿滿兩板車的青草不到一天就吃完了。”蔣賢彬說,每天出門割青草既鍛煉身體,又能賺錢養家,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年過古稀的蔣賢彬,因長期患有慢性病致貧,是2020年的預脫貧戶。個頭不高,皮膚黝黑的他,精氣神很足,身體還算硬朗。
“為了幫助我擺脫貧困,村干部鼓勵我,通過參加技能培訓掌握一技之長。今年初,村里發展兔子養殖項目,我主動報名,成為村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蔣賢彬喜滋滋地說。
50只種兔住進了蔣賢彬家。每天天蒙蒙亮,他就起來清理兔棚糞便,給兔子喂水、喂食。在養殖中遇到困難,他就跟著技術員學,現在也成了“養兔通”,“兔子根本就不愁賣,現在正為養得少犯愁呢!”
蔣賢彬說,他打算再蓋一間兔棚,擴大養殖規模,幫助更多有意愿的貧困戶增收脫貧,大家一起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賀微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