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4月2日上午,經過2個多小時的手術,53歲的亳州貧困戶南萍成功移植角膜,將重見光明。而這從內蒙古呼倫貝爾護送而來的珍貴眼角膜,來自一名7歲的江蘇女孩。
移植手術前,醫生視頻連線了女孩的爸爸。
七歲女孩車禍身亡
父母決定捐眼角膜
2018年8月,江蘇一對夫妻帶著7歲的女兒去呼倫貝爾旅游,但一場車禍奪去了小女孩的生命。女孩的父親強忍悲痛,決定捐獻女兒的眼組織,給他人帶去光明,“女兒已經走了,我們希望留下她的角膜,移植給需要的人,讓她以另外一種方式繼續看這個世界,這會讓我們覺得她仍然活著。”
隨后,女孩的眼組織保存在呼倫貝爾紅十字眼庫中,等待合適的受捐者,來完成父母的心愿。但呼倫貝爾市一直未找到合適的眼角膜受捐者,兩片珍貴的眼角膜一直在眼庫實驗室零下80度的冰箱里儲存。長期冷凍保存的眼角膜適應癥很窄,只能用于板層角膜移植和部分修補手術,這對受體的要求較高,因而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角膜受益者。
2020年3月30日,安徽省紅十字眼角膜庫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在等待受捐者中開始搜尋合適的受捐者。僅僅用了一天時間,53歲的亳州人南萍就被確定為受捐者。
受捐者等待十一天
等來女孩的眼角膜
南萍的愛人劉蘭英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她年輕時在鞭炮廠上班,因事故導致雙腿截肢,先后做過3次手術,也失去了生育能力。丈夫40年前雙眼視物不清,且右眼睜眼困難。近年來,雙眼視力下降明顯。他們輾轉幾家醫院,都被告知需要進行眼角膜移植手術,否則將永遠失去光明。
3月20日,53歲的南萍在合肥一家醫院做了全面檢查,并接受醫生的建議:回家等待角膜移植手術。幸運的是,僅僅過了十一天,他們就接到了醫院打來的電話,等來了合適的角膜,這讓夫妻兩高興得一夜沒睡。
4月1日當天,南萍和妻子劉蘭英從亳州市譙城區淝河鎮出發,趕到合肥等待手術。“我們天不亮就起床了,坐車來的路上,我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眼淚就這么不自覺地流下來。”
女孩父親資助手術
幫受捐者重獲光明
4月2日,在手術前的病房里,醫生電話連線了女孩的爸爸。受捐者和捐贈方進行了簡單的術前視頻通話,南萍夫婦對女孩的家庭表示萬分感謝。而女孩的父親安慰這對夫妻,“如果手術費用不夠的話,你們跟我說,我可以幫你們補齊,祝你們手術順利。” 據了解,患者除了要做角膜移植,還要聯合做白內障手術。對于家庭靠低保的患者,醫院將會減免一部分費用,而江蘇女孩的父親還捐贈了5000元錢。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南萍的手術非常成功,經過后續的診療,他將徹底重獲光明。未來,他會帶著小女孩的“眼睛”,去幫她完成重新看到這個美麗世界的愿望。
安徽省紅十字眼角膜庫負責人說,安徽省每年要做300臺左右角膜移植手術。但目前由于疫情的影響,捐獻眼角膜的人數很少,導致眼角膜移植手術量急劇下滑,眼角膜移植供不應求,“希望更多的人愿意參與角膜捐獻,把光明帶給其他人,為社會貢獻一份愛心。”
仲名山 陳瑩瑩 葛慶釗 孫雨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