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張鋒是阜陽市太和縣人,1969 年出生的他平日以做瓦工為生。在親朋眼里,他是一個寫書寫“神經”了的怪人。今年1 月,張鋒的長篇武俠小說《武穆魂》在網上發布,這部小說凝結了張鋒13 年的心血,總字數77.3 萬字。昨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聯系到張鋒,了解他的創作歷程。
3 月28 日,在太和一工地砌墻的張鋒。
從小就種下武俠夢
張鋒告訴記者,他的武俠小說夢發端于小學時期。最開始是聽劉蘭芳大師說評書《楊家將》《說岳全傳》《隋唐演義》等,從那時就入了迷。1985年前后,張鋒在親戚家偶然讀到《射雕英雄傳》,更加令他大開眼界,從此徹底迷上了武俠小說。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成了年少時張鋒的最愛,在張鋒看來,兩位武俠小說大師的作品,并非僅僅是打打殺殺,更是有種積極向上的家國情懷。
張鋒初中畢業后就離開了家鄉,前往臨淄、蘇州等地做起了瓦工,但是張鋒沒放棄自己的武俠小說夢。他向記者介紹,那時他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閉上眼睛,武俠小說里面的刀光劍影便會浮現。
2000年,張鋒終于按捺不住內心的想法,開始動筆進行創作。那時家庭的經濟來源基本都是依靠張鋒,他每天白天正常打工,晚上回宿舍抽出時間構思。由于不擅長操作電腦,他就在稿紙上手寫并反復修改。
手稿本用了幾十本
張鋒用了三年時間寫出了初步成型的故事,由于沒有寫作基礎,張鋒并不滿意,便反復推敲再三修改,彌補其中的不足。
張鋒回憶,故事初步成型后的第一次修改謄寫,用了近五年的時間,后來感覺還是不如意,又開始了第二遍的修改工作。經過他反復修改,終于在2013年完成了這部凝結了他十三年心血的作品。記者了解到,在去年4月3日,張鋒的《武穆魂》定稿,已經在安徽省版權局注冊登記。
張鋒介紹,武俠小說《武穆魂》是以南宋初期為背景,講述岳飛元帥身遭陷害之后,面對著風雨飄搖、山河破碎的國家,以江南七杰、河北七俠、王朝天、洪長青、凌綺云、嚴如玉為代表一批赤膽忠心、愛國情深的英雄豪杰為了國家的太平、黎民的安寧,而與丞相秦檜、北番的金兀術上演的一場場壯烈而又驚險的故事。
采訪中,張鋒告訴記者,從最初動筆到稿件完成,他共用去了幾十本手稿本,“目前僅僅是我保留下來的就有30本左右,28斤重。”
張鋒和《武穆魂》手稿本。
自建網頁免費傳播
作品完成后,張鋒一度感到很迷茫,“這幾年,讀者都看膩了武俠小說,現在流行的都是玄幻、穿越類的作品。”
直到2018年,有一位朋友聽說張鋒創作了一本武俠小說便找來讀,且評價很高。這件事打動了張鋒,他很希望能把自己的作品推廣出去。“寫完的書總是放在家里也沒用,還是拿出來發表給更多的人看吧,對《武穆魂》這本小說的內容我是非常自信的。”
同年,張鋒購買了電腦,開始把自己的小說錄入電腦。張鋒也曾與出版社、文學網站聯系,但對方的條件讓張鋒無法接受,“一些簽約的合同挺約束人的,于是我就想,花錢請人做一個網頁。”去年底,張鋒聯系了一家網絡公司,狠心花了5000元做了個網頁。2020年1月1日,張鋒的個人網頁投入運行,小說《武穆魂》也正式發表到網上,供網友免費閱讀。張鋒給自己起了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筆名:“寒窗十三年”。
準備創作科幻小說
“百度上搜索小說名字,就可以免費看。”張鋒希望通過免費閱讀的方式,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小說,讓小說得到更多人的認可,乃至將來有機會拍成武俠影視劇。張鋒表示,他也曾試著聯系一些節目制作方和導演、演員,不過都沒有得到回應,“可能人家擔心我是個騙子。”
如今,張鋒23歲的女兒已經工作了,13歲的兒子還在上七年級。最近兩三年,張鋒一直在老家打工,順便照料兒子學習,他沒再出遠門打工。
記者問他下一步有何打算,張鋒表示,受到去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影響,他打算向科幻小說進軍。張鋒認為,現在武俠小說、現代言情、歷史小說都被讀者看膩了,但科幻小說并不過時。張鋒坦言,創作科幻小說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困難,“但關鍵要有好的內容。”現在網上可以查到關于科技、科幻的海量資訊,再多學習積累相關的科學知識,寫科幻小說的困難不會很大,“正在構思科幻小說,具體內容暫時保密。”張鋒說。
馬夢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