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宣城市積極發揮“四送一服”機制,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截至 2 月 25 日,全市 1421 戶規上工業企業已復工 1363戶,復工率 95.9%;達產企業 583 戶,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的 41%,達產率65%。已上班員工 127829 人,到崗率 73%。商務系統企業復工營業 537 家,復工率 66.6%;全市 89 家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復工 88 家,復工率 98.9%。
突出“早”,迅速安排部署。2月13日,宣城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主持召開全市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座談會,并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通知》,每天一會商調度,領導第一時間深入到企業、項目現場督導指導,多次召開專項行動工作部署會、視頻調度會、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座談會。2月18日,宣城市召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政策措施及復工復產情況新聞發布會,對出臺支持政策進行集中發布和解讀。宣城市“四送一服”辦公室每日召開調度會,安排部署相關工作。9個工作組集中5個工作日開展專項行動,實行日報告和問題報告、案例報告等制度。
突出“實”,密集出臺政策。2月5日,宣城市在全省較早出臺《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一條政策意見》,提升“四送一服”政策精準度。同時,宣州、郎溪、廣德、寧國、涇縣、績溪、旌德分別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渡難關政策措施。宣城市委組織部、市經信局、農業農村局、人社局、金融監管局、交通運輸局也先后出臺了多項支持、幫扶企業復工復產和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形成支持企業復工復產“1+6+N”支持政策體系。
突出“聯”,整體協同推進。宣城成立市企業(項目)開復工協調指導小組和8個工作組,制定企業復工復產指南,指導企業制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方案”。實施“五員”幫扶工程,即駐企聯絡員、疫防指導員、安全監管員、人社服務專員、黨建工作指導員,著力解決企業防護物資保障、員工短缺、物資運輸、融資、減輕企業負擔等問題。全面落實縣(市、區)黨委、政府屬地責任、有關部門和經開區(園區)管理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員工自身責任“四個責任”,把好復工準備關、人員進入關、防疫管控關、應急處置關、安全生產關“五關”,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宣州區念好“五”字經,“早”準備、“實”舉措、“細”方案、“快”查驗、“全”服務。郎溪縣“企業專員”顯貼心,為企業一站式解決復工指導、疫情防控、生活服務等難題。廣德市細化“送崗到人、送人到崗”具體措施。寧國市一個協調指導小組、一個工作方案、一套信息系統、一批重點企業物資供應、一系列企業幫扶政策措施,為企業發展生產提振士氣。涇縣立足安全、服務、重點“三突出”。績溪縣優化工作機制,統籌協調做好復工復產。旌德縣指導、服務、保障“三精準”,一幫到底促進復工復產。經開區、服務業園區堅持疫情防控與企業復工復產兩手抓。
突出“準”,全面把脈施策。宣城市充分利用“四送一服”平臺和“12345”企業服務熱線,以及“國務院+督查”平臺,主動收集、解決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反映問題。印發《關于做好“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精準送政策”的通知》,全面梳理政策、多渠道宣傳解讀政策、“點對點”精準送政策、認真落實兌現政策。針對企業“用工難、融資難、進入難、運輸難、保障難”等問題,宣城市金融監管局摸排并推送融資需求兩批次企業484戶,融資需求分別為13.9億元,第一批對接金額10.14億元,落實金額1.73億元。宣城市人社局開展網上“春風行動”用工招聘,開展線上集中招聘活動32場,5054家企業發布崗位信息13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1萬余人。宣城市交通運輸局共開通行證9118個,開行13趟次包車(農民工返崗207人)。宣城市財政提前撥付獎補資金,以2019年為基數按30-50%比例提前預撥獎補資金,累計撥付農業產業化、出口企業獎補、工業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補助資金5664萬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