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我年紀雖然大些,但身體條件挺好,防疫工作需要,我就上!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醫療救治組臨時黨支部書記、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護師,56歲的謝少清在得知武漢疫情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她是安徽首批醫療隊中年齡最大的隊員,有著20多年的黨齡,她和安徽省另外4名院感專家一起,承擔著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醫院感染防控工作。
保護好自己 才能更好地守護患者的健康
1月27日,安徽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來到武漢,即將奔赴疫情最前線。在進入病房之前,他們都需要進行最后一次系統的醫務人員防護培訓。謝少清有著多年醫院感染管理經驗,是安徽省醫院感染防控領域的資深專家。“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守護患者的健康。”謝少清說。她親自示范指導他們如何穿脫防護服,細心傳授他們防控處置經驗,并完成與當地醫院的溝通對接。
培訓結束后,根據當地防控工作需要和安徽省醫療隊的整體安排,謝少清進入武漢東西湖區人民醫院和武漢市東西湖區太康醫院開展工作,承擔起兩家醫院的院感流程改造、ICU組建以及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核查醫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實、制定相關的防控制度及流程等工作。隨后的幾天,謝少清一直在這兩家醫院來回穿梭,指導醫院的流程再造,“因為這兩家醫院都是新改造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收治點,其布局和流程上需要進行優化改造,在現有的條件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醫院感染的風險。”
“疫情形勢越嚴峻,醫院感染防控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和指南,緊跟疫情防控形勢,加強醫務人員的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院感防控意識,科學防控,避免交叉感染發生。”謝少清說。
安徽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友程義飛在抗疫日記里寫道,“安徽醫療隊的老師們過來給我們傳授經驗了,指導我們穿脫防護服……看到謝老師心情十分激動,瞬間就感覺安心了。”在安徽醫療隊的隊員心中,謝少清作為安徽醫療隊的感控專家,就是他們的定心丸。
連軸轉壓力大 睡不著就靠安眠藥入睡
隨著安徽一批批醫療隊陸續奔赴武漢支援,謝少清的工作強度越來越大。早上7點多就趕到醫院工作,常常晚上工作到十一二點。回到賓館也不能休息,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流程、電話等指導防控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對一天的工作進行總結……謝少清的睡眠常常只有四個小時左右。
2月15日下午3時,謝少清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接受了新安晚報記者的采訪。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之下,謝少清出現了失眠的情況,“睡不著的時候,會服用點安眠藥”。然而,言語中,謝少清并沒有太在乎自己的身體,而是全身心地關心著每一名醫護人員的安危。“只有醫護人員自身安全保護好了,才能更好地投入戰斗。”謝少清說。
說起目前的困難,謝少清認為還是物資,“相比于初來武漢,目前防護用品的供應有所改善。但有些醫院還比較緊缺,要最大限度優化使用這些物資。”她說。
為了最大程度避免感染,醫療隊給隊員們制定了嚴格的工作生活紀律,一些工作和生活的交流盡量以電話和微信為主,盡量避免多人碰面集中,就餐盡量分散在自己房間里進行。
目前境況逐漸好轉 努力將風險降至最低
與剛到武漢相比,醫療隊的隊員們目前在工作生活方面適應了很多,“政府配備了醫護人員專用公交,有班車接送,并給醫護人員配送政府統一供應的盒飯。”謝少清說,剛來武漢的時候,正逢春節,賓館里連服務員都找不到。
目前,安徽已經有近千名醫務人員支援武漢,他們被分配到不同的醫院,包括3個方艙醫院。“需要在短時間內再次強化他們如何做好自身防護,平時去病房現場指導,看他們操作是否規范。” 謝少清告訴記者,醫療隊來到武漢一般一、二天后立即上崗,由于時間緊,留給他們感控培訓的時間最多只有半天,“一定要讓每個人都熟練掌握防護用品的規范選擇和正確使用,做好自身防護,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隊友們在醫療過程中出現感控問題向她咨詢的,謝少清都一一耐心解答。“對于ICU重癥患者如實施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可能產生氣溶膠的操作時,醫院感染的風險比普通患者更大,感染防控在環節上更復雜。”謝少清說,“第一批來的醫護人員在此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治療和防護經驗,再介紹給下一批新人。”
一些年輕的醫護人員剛來時心理負擔重,謝少清會針對他們做一些心理輔導,告訴他們,“做好標準防護,正確的認識疾病的傳播途徑,科學地進行防控,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戰。” 在謝少清和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安徽醫療隊無一例醫務人員感染,這也消除了大家的恐慌心理。
“我會一直在這里和大家并肩作戰,直到戰勝疫情的那天!”謝少清堅定地說,“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的。”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