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扶貧先扶志,扶志扶到心。要想結富果,首先植富根。”桐城市唐灣鎮分管扶貧工作的副鎮長唐玉姣說,大塘村的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歸功于村黨總支發揮了強有力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志智雙扶,激發脫貧動能。
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副縣級審判員張玉珠,下派到桐城市唐灣鎮大塘村任扶貧工作隊任隊長兩年多來,走遍了大塘村每一個角落,寫下了16萬多字的扶貧日志和講稿,自費資助困難群眾款物價值近7000元,為貧困戶銷茶葉、薏仁米5000多元,為村集體銷售茶葉1.6萬元。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張玉珠說,大塘村黨總支充分利用扶貧夜校鮮活載體,宣傳扶貧政策,講解環境保護、科技種養、電子商務以及文明、道德、法律等知識,全面扶志、扶智,“它不僅啟迪了心智,還鼓舞了士氣、激發了群眾自我發展內生動力。”
臨近退休的大塘村黨總支書記華國臨,自脫貧攻堅以來,把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全部用到了工作上。為了大塘村的扶貧項目——唐灣潤滑油銷售有限公司,他往鎮、縣、市、省里跑了200多次。2019年11月28日,桐城市山區首座加油站、唐灣鎮大塘村扶貧項目——唐灣加油站正式運營,極大方便了唐灣鎮及周邊村民的生產生活,為發展村集體經濟、鞏固脫貧成果增添了新動力。
脫貧路上“一個不能少”。大塘村通過光伏發電、招商引資、發展茶葉經濟、實施“十大脫貧攻堅工程”等措施,加快脫貧步伐,成效顯著——省級美麗鄉村建設點優質達標,村村通道路硬化8.6公里,安裝路燈80多盞,亮化工程惠及各村民組,水、電、路、網全覆蓋;村集體60畝茶園完成升級改造,茶葉加工廠設備更新,光伏發電收入穩定,農村人居環境和鄉村治理取得成效;2017底,該村順利實現“村出列”,2018年村集體經濟達31.5萬元,創歷史最好水平;截至目前,大塘村貧困人口已全部實現穩定脫貧,越來越多的群眾穩步走上勤勞致富的良性發展之路。
疏澤民 潘月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