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省市場監督管理會議上獲悉,去年我省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85 萬余戶,同比增幅超20%。今年,市場監督管理系統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讓市場秩序更為公平規范。
民營企業已突破百萬戶
去年,我省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省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證照分離”改革等全面實施,全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85.58 萬戶,同比增長21.53%。截至去年底,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445.14 萬戶,其中民營企業突破100 萬戶,達112.83萬戶。
不過,在放寬市場準入方面,有的地方還擅自增加申請材料項目,自設門檻;有的地方辦事環節多,時限控制不穩定;有的地方部門之間銜接不緊密,群眾辦事不順暢。為此,我省今年將在市場準入制度上進一步發力,減少環節、優化流程、縮短實現。比如,將推行企業開辦事項“零見面”審批;對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殘疾人員從事無需取得許可的個體經營,允許開展為期6 個月的“試營業”,“試營業”期間實行備案管理;允許“個轉企”的小微企業使用原個體工商戶字號等。
食品生產許可管理模式方面,針對低風險食品類別,探索推行“先證后查”“自主聲明”“公開承諾”等制度。食品經營許可試點推行“告知承諾制”,將許可審批時限壓縮1/3。
市場監管將念“緊箍咒”
2018 年,我省共查辦競爭執法案件8331 件,罰沒款6049 萬元;連續第七年組織開展元旦春節期間打假專項行動,立案1.28萬件;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88 件,實施經濟制裁4293.8 萬元;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45.05 噸。同時,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省生產領域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96.9%。
不過,目前來看,少數消費品合格率不高,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落實不到位,制假售假、刷單炒信、不正當競爭等違法現象禁而不絕。今年,省市場監督管理系統將針對重點消費領域和突出問題,實行全過程監管。藥品方面,將重點對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注射劑、植入類醫療器械等高風險產品監管,加大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力度;嚴厲打擊互聯網制售假藥行為,開展中藥飲片集中整治。食品安全方面,將開展乳制品、肉制品、保健食品、校園食品、網絡餐飲、農村食品安全提升行動。特種設備方面,積極推進老舊電梯安全評估、電梯維保和檢驗改革試點,建成應用安徽省特種設備安全信息化監管系統。產品質量方面,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兒童用品等產品缺陷調查力度。此外,對于網絡市場,房地產、汽車等合同條款整治規范等重點領域加強市場監管。
投訴電話統一為12315
新組建的省市場監管局,整合了原省工商局、質監局、食藥監局的職能,以及原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物價局的部分職能,為了給老百姓提供更便捷的投訴渠道,該部門將整合市場監管各投訴舉報電話,實行12315 一個平臺解決訴求。以后,消費者遇到質量缺陷、消費糾紛、價格糾紛、知識產權侵權等問題,均可撥打12315。
據了解,今年我省將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信用監管,實現部門間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和應用,統籌市場監管各領域“黑名單”,完善聯合懲戒措施;還將加強智慧監管,建設統一的市場監管綜合業務平臺,實現聯合懲戒的電子化、智能化。
王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胡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