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明明有兩萬斤的稻子,可是收稻人一路稱重下來,記賬單上卻“少了”六千斤。日前,廬江縣警方在處理一起詐騙案中發現,犯罪嫌疑人使用一種高溫消失筆進行記賬,然后趁別人不備時,用煙頭將一些記賬記錄“燙掉”,原本兩萬斤的糧食,最后只剩下一萬四千斤。目前,兩名嫌疑人已被刑拘,另一名正在被追捕。
用消失筆寫的“廬江縣公安局”,逐漸被打火機“燙”沒。
農戶被騙 六千斤糧食被煙頭“燙掉”
12月15日,三名來自舒城的收稻人走街串巷,在廬江縣羅河鎮墩子村,看中了農戶高大哥(化名)家的稻子,并按照約定的價格稱重交易。由于稻子數量較多,在被分批稱重后,裝到了三輛車上,車滿即開走。然而在結賬的時候,高大哥發現對方記錄的重量與自己往年售賣的稻子重量差了近六千斤,于是要求對方將車子開回來,重新進行稱重。雙方爭執不下時,附近村民報了警。
廬江縣羅河派出所民警奚勇介紹,趕到現場后,他們初步判斷是對方在秤上做了手腳,但是檢查下來發現,秤沒有問題。農戶提到,由于自己沒有記賬,都是對方記錄的。而且他們也發現,在記錄的時候,對方不是正常一行一行記錄,而是手上夾著煙,東記一筆、西記一筆。
民警在對裝載稻子的車輛進行檢查時,無意中在每輛車上都發現了一種名為“抹易擦”的筆。民警隨后通過搜索,并進行實驗發現,問題就出在這種筆上:民警用該筆在本子上寫下幾個字,用打火機的火焰稍微靠近,本子上的字就消失了。“只有對著光線看,才能注意到一點點的痕跡。”
面對鐵一般的事實,犯罪嫌疑人最終承認,是他們做了手腳,用煙頭燙掉了記賬本上的字,將原本兩萬斤的稻子,“燙”成了一萬四千斤。原本是希望能白得些稻子,沒想到與農戶的預期差了太多。目前,兩名嫌疑人已經被依法刑拘,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正在抓捕中。
記者調查 高溫消失筆可輕易購得
民警告訴記者,犯罪嫌疑人稱這些筆都是從商店買來的。記者隨后在某電商平臺進行檢索,果然發現多家店鋪都在售賣這種筆,價格也從幾塊錢到十幾塊錢不等。這些筆從外觀上來看,與普通的筆并沒有差別,而且也有紅、藍、黑等不同的顏色。
一位賣家告訴記者,他們的高溫消失筆主要是在服裝、皮革制作工程中使用的,劃線、描紅之后,70度高溫熨燙字跡就不見了,可以為服裝制作等環節節約時間。
不僅是遇到高溫可以讓字跡消失,記者注意到,還有另外一種在常溫下字跡能自動消失的筆也在售賣中。“我們的筆主要是方便孩子練字用的,在常溫常濕的環境下,書寫15到30分鐘后字跡就會消失,可以讓字帖重復使用。”賣家特意提醒,這種筆是練字帖專用,不可用于書寫重要檔案票據等。
專家解釋 文字消失全靠溫變油墨
字跡遇高溫就會消失,甚至寫好的字,沒過多久自己便消失了,這到底是什么原理?對此,省內知名文檢專家方邡介紹,這種高溫消失筆又叫“可擦筆”,它采用了一種溫變油墨,遇熱就會變成無色,通過摩擦、烘烤等方式產生熱,“用茶杯燙一燙、電吹風吹一下字就不見了。”方邡說,雖然字看不見了,可物質成分還在紙面上,遇冷就會恢復,“如果希望字再出來的話,放在冰箱里凍一下又會出現的。”
而至于在常溫下就能讓字跡消失的筆,其原理同樣體現在油墨上。“這種筆的墨水是堿性的,空氣中有碳酸是弱酸,反應之后顏色就不見了。”而想要恢復的話,可以用化學試劑再顯現出來。雖然以上兩種類型的筆看上去都很神奇,但方邡表示都可以利用一定手段進行復原,只要是寫出來的字,是掩蓋不掉的。
律師提醒 簽字等要使用自己的筆
記者檢索發現,此前合肥就發生過5萬借款莫名變成50萬的案件。警方經鑒定發現,這張借條即是用一種消失筆所寫,寫的時候紙上就是“500000”,后來一個“0”被擦去,等到對方簽字之后,再將消失的0“復原”。
雖然這類筆法律沒有明令禁止銷售,但是如何提防類似的問題呢?合肥市12348法律服務熱線值班吳律師告訴記者,如果是故意使用這類可導致字跡消失的筆去簽訂合同等文本,利用筆的特性達到不法目的,使用者就存在民事欺詐嫌疑,金額如果超過一定標準,還會涉嫌刑事犯罪。
吳律師也提醒,在簽訂合同、欠條等文本時,最好是使用自己的筆,避免不必要的情況出現。民警也提醒大家注意被騙,如果遇到記賬等情況,自己也要備份,同時留個心眼,避免別人做小動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