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11月19日到21日,安徽省公路管理服務中心、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新聞辦、安徽省攝影家協會 、安徽網和新華網安徽頻道組織舉行安徽公路攝影大賽秋季采風皖東行活動。來自安徽日報、新華社安徽分社、中新 社安徽分社、中安在線、新安晚報、安徽交通廣播、安徽網等中央及省級媒體記者和安徽省攝影家協會、省公路攝影 會等攝影“大咖”們來到滁州,走進普通國省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建設成就現場,聚焦安徽公路人精神風貌,近距離 記錄公路發展為城鄉面貌及沿線群眾帶來的改變和沿線美麗景色。
安徽公路攝影大賽秋季采風皖東行圓滿成功。拍攝:項春雷
采風團首站來到國道312全椒段。這段路舊稱合浦路,于民國初期筑基始建,迄今已近百年;而且50年公路線形基本未變,行道樹景觀也保留至今,成為難得的有悠久歷史的行道樹景觀。攝影“大咖”們表現了濃厚興趣,一頓猛拍。 “大咖”和記者們幸采訪了安徽首個文明道班的兩任班長,分享了70年來公路養護的巨大變化。
滁東治超站文明執法、規范執法。攝影:項春雷
攝影“大咖”們還聚焦一線公路人,在滁州市覽山路,筑路工人施工時的兢兢業業;在S322滁義路李集段養護工的一 絲不茍;國道104三官路段的滁東治超站的文明執法等都是鏡頭關注的焦點。
滁州"長壽命公路"。攝影:張璟
本次采風關注的公路美景令人神往。全椒縣山湖大道,兩邊都是低山丘陵,植備茂密,景色迷人;滁州大道滁寧快通 至洪武路段本月初才通車,路燈璀璨,明光境內的女山湖大橋,全長1966米,跨女山湖兩岸,雄姿英發。
滁義路李集段聚焦公路人。攝影:齊澤民
本次采風特別關注拍攝了滁州“長壽命公路”。據介紹,滁州市公路局自主研發了適用于瀝青路面基層的填充式大粒 徑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創新技術,具有抗裂、抗車轍、抗重載性能。這項技術與2006年首運用于滁州至腰鋪段一級公路 。到目前為止,該路段仍路況良好,預計將成為50年內無需結構性大修的長壽命公路。而一般公路的使用壽命是8到 12年。
滁州大道夜景。攝影:王從啟
攝影“大咖”們還到滁寧快速通道上的菊博園采風拍攝,感受公路的建設發展為休閑旅游帶來的便捷。
明光女山湖大橋。攝影:韓琦富
采風活動結束后,安徽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王巖接受采訪時說:“非常高興能參加這次安徽公路采風皖東行活動。 公路采風拍攝活動我曾經參加了兩次,第一次是皖南山區,第二次是皖北碭山,拍攝的基本都是縣級鄉村道路。這次地采風拍攝,主要是拍攝公路。短短的三天時間里,所到之處我們領略到了滁州非同尋常的公路之美。特別是推出的“長壽命公路”施工新理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滁州的景色很美,滁州的公路更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