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生態環境廳官網消息,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文件,就做好我省今冬明春空氣質量監測預警工作有關事項提出要求。
《文件》指出,各市要加強與氣象部門間的合作,建立和完善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業務化工作機制,聯合開展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工作,形成和加強未來7-10天的預報能力,有效應對秋冬季節重污染天氣影響。要完善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會商機制,加強空氣質量監測數據與氣象數據的關聯分析,不斷提高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的準確度。當可能出現逆溫、靜風等不利氣象條件時,及時會同氣象部門啟動預警會商,研判空氣污染形勢。當會商預測可能達到預警等級時,及時上報所在市人民政府和省廳,加強重污染特征、污染成因和應急減排評估分析,為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采取措施提供決策參考。
《文件》要求各市應及時、準確、通俗易懂地實時發布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和細顆粒物(PM2.5)等六項指標的實時監測數據和環境空氣質量(AQI)指數等信息。當預測可能出現重污染天氣時,要及時通過新聞媒體和網絡等渠道,必要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污染過程發生、發展和趨勢情況進行分析解讀;同時,為受影響區域公眾健康防護和出行建議提供指導,最大限度減輕重污染天氣對生產生活的影響,保障公眾知情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