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從6月中旬開始一直無有效降水,致安慶市懷寧縣發生嚴重旱情,縣內出現5條主要河流斷流的罕見現象,部分鄉村農業生產用水受到影響。目前,懷寧縣投入抗旱人數已達2.748萬人次,并針對洪鋪鎮、江鎮鎮、清河鄉等未通自來水的部分山區,采取消防車、運水車送水等措施保障當地居民生活用水。
記者10月29日從安慶市水文局了解到,因多地長時間連續無有效降雨,10月25日安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做好持久抗大旱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把抗旱救災工作作為頭等工作來抓,果斷采用地下水、組織力量送水、保障人畜飲水安全。
懷寧縣投資百萬
從皖河應急提水
據懷寧縣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該縣境內有5條主要河流斷流。
為了應對旱情,懷寧縣政府投資103萬元,實施皖河流域沿河建5道攔河壩,實行應急提水,確保平山、黃龍、三橋、小市4個鄉鎮10萬人蓄飲水和勝天、楊聯、四聯等萬畝大圩秋種灌溉。懷寧縣勝天站管委會主任、改段工程負責人王四送介紹說,目前已經完成4道攔河堰及附近提水電路架設。
為了解決農飲水廠水源短缺問題,公嶺鎮自來水廠的負責人說,如今每天得在觀音洞水庫取水1400立方米,在勝利水庫取水700立方米。為確保飲用水安全,鎮里抽調2個專班,每班4人,在勝利水庫24小時值守。隨著干旱程度的不斷加深,公嶺鎮投入了20余萬元,在觀音洞水庫與鎮自來水廠之間的13公里路線增設了2臺加壓站,每天再增加400立方米水量。為確保用水安全,該鎮在勝利水庫開挖了100立方米蓄水池,同時自來水廠加派人手每天在蓄水池進行一日一清洗,確保群眾每天用上安全、干凈的自來水。
打響抗旱保衛戰后,截至目前,懷寧縣投入抗旱人數2.748萬人次,開啟固定抗旱泵站102座,投入機動抗旱設備0.378萬臺套,總裝機3.45萬千瓦,抗旱用電826萬度;全縣抗旱澆灌面積32.76萬畝,投入抗旱資金2628.8萬元。
抗旱救災頭等事
千方百計找水源
10月29日,長江安慶站水位為7.40米,比常年同期偏低2米多。記者從安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據水利部信息中心預測,今年11月至明年2月,我省淮河以南降水較常年偏少一到兩成,預計安慶市今年11月至明年2月可能發生秋冬春連旱,旱災防御進入關鍵期。
持續干旱少雨天氣導致土壤失墑較快,旱情愈發嚴重,部分地區已達重旱級別。針對當前旱情和天氣態勢,為有力應對、確保生活,安慶市于10月17日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要求按照“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優先保障群眾生活用水,尤其是保障貧困人口生活用水。
10月25日,安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于做好持久抗大旱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把抗旱救災工作作為頭等工作來抓、做好持久抗大旱的準備,測算水源、研究長期無有效降水情況下的保水措施,果斷采用地下水、組織力量送水、保障人畜飲水安全等。
檀志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