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9年10月13日,在黃山市歙縣新洲公園附近的空地邊就有人發現一只白狐。市民吳某發現這只白狐時,它正蹲在一棵小樹旁,看上去疑似前腳受了傷,不能行走,于是吳某打110報警。歙縣桂林森林派出所民警接到指令后前往現場救助。
出警民警也從未見過狐貍的真面目,一時無法斷定,于是現場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專家,得知白狐別名藍狐、北極狐,身長達50-75厘米,比一般狐小,尾巴長25-30厘米,全身毛白色,眼睛放著藍光;白狐分布于北冰洋的沿岸地帶及一些島嶼上的苔原地帶,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原來中國不是白狐的原生地,它是外來物種。
這只白狐從何而來呢?根據皖南野生救護中心專家的推測,這只白狐應該是放生的寵物。雖然這只白狐是馴養繁殖的動物,但根據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律的規定,馴養野生動物也必須合法,再則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環境,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隨意放生造成危害要承擔法律責任。
雖放生白狐者無從知曉,但這種放生行為是不當的,也可能涉嫌違法。民警同時也提醒愛養寵物的市民,不要把野生動物當寵物飼養,不論是當地物種還是外來物種,更不能隨意放生野外,這會傷害其他原生地野生動物和百姓的家禽等,更會破環生態環境。汪麗
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八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環境,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干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