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安徽,有三位素不相識的老人,他們每天清晨都不謀而合地在做著同樣一件事:升國旗,奏國歌!這樣的一個人升旗儀式,他們最長的已經堅持了16 年。三位老人升起的不僅是一面國旗,也是一片深深愛國情。
今年10月1日,老人們各自準備了一面嶄新的國旗,準備當天升旗使用,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祝福。
備好新國旗,邀鄰居同升
劉德玲,68 歲,升旗8 年劉德玲老人今年68 歲,家住宿州市埇橋區褚蘭鎮寶光寺村?;叵肫鸬谝淮紊龂?,那還是2011 年,劉德玲60 歲生日那天。他自掏腰包,在家門口立起一根旗桿,安上滑輪,套上繩索,伴隨著莊嚴的國歌,將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升了起來。
8 年來,劉德玲每周一都會雷打不動地舉行升國旗儀式。“春秋天是6 點20 分左右,夏天要早一些,4 點50 分左右就能看到太陽,冬天要晚一些。”升旗8 年,劉德玲早已摸清當地太陽起落的時間。
每次升國旗時,劉德玲會將國旗小心地抱在懷里,用手拉著,不讓國旗沾地。然后,他再播放國歌,將國旗緩緩升上去。當國旗升頂之后,他將繩子拴好,會默默地對著國旗行注目禮?!靶r候家里窮,是靠要飯上學的,現在日子好了,祖國強大了,打心底里高興。”
一晃8年過去,劉德玲已經用了3根旗桿,16面國旗。再過幾天就是新中國70 華誕。劉德玲特地準備了一面嶄新的國旗。他說,10月1日早上,會邀請鄰居們一同到家里來,共同舉行一個升國旗儀式,用這種方式來給新中國慶生。
守島十六載,從未忘升旗
方業康,70 歲,升旗16 年
方業康老人守著桐城嬉子湖一座孤島16年。在這座荒涼的孤島上,最耀眼的,或許就是那根一年365天都升著國旗的旗桿。說來也巧,方業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同齡人”,他出生在1949年10月。再過幾天,就是他七十歲生日。與新中國同生日,方業康一直引以為豪。
方業康原是桐城市嬉子湖鎮一位農民。2003 年5 月,方業康到孤島看守,一晃已在小島堅守了整整十六年。他每天除了干農活,還要在島上巡查,守護著這座小島。
2003 年,當方業康來到島上十幾天時,他豎起一根旗桿,每天升國旗,一直延續至今。升旗儀式,是方業康從電視上學來的。他覺得,升國旗是一種愛國的表現。“我也有一顆愛國心,就想著把國旗給升起來了。”
一個多月前,方業康的腿摔傷了。這一個月來,方業康不得不暫停一個人的升旗儀式,這讓他心里很不舒服?!斑@些年我每天都升,從沒有忘記過,但現在腿傷了,下不了床,沒辦法升。”
慶幸的是,方業康恢復得不錯,這幾天已經可以慢慢下地走動。他已經打算好了,就在國慶當天,再次把國旗升上。這像是方業康對自己的一個激勵,也是他對祖國的一片祝福。
山中尋杉樹,立作升旗桿
余先華,70 歲,升旗14 年
每天清晨6 時,在石臺縣西柏村新建村民組,激昂雄壯的國歌聲總會準時奏響,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在凜冽的山風中迎風招展。
余先華今年70 歲,是石臺縣西柏村村民。從2005 年開始,老人一直在家門口舉行升國旗儀式,先后用壞了5根旗桿,更換了20 面國旗。一位耄耋老人,一直堅持用這種莊嚴的方式來表達對祖國的感恩。
早年余先華家貧困時,接受過政府幫助。脫困后,余先華經常囑咐子女要感謝政府以及村民的相助。一次偶然的機會,余先華從央視新聞聯播中看到天安門廣場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這讓他受到了啟發?!半m然家里院子不大,但我也可以自己升國旗?!?/p>
余先華的第一根旗桿,是一根筆直的杉樹。那是他在深山里跋涉一周,好不容易才找到的。為了讓升旗儀式莊嚴隆重,余先華用節衣縮食省下的850元錢去縣城買回一只大喇叭、一套音響設備以及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
2005 年1 月1 日,是他第一次升起國旗。當一面鮮艷的國旗,伴著國歌冉冉升起時,余先華激動得笑了,眼里含著淚。轉眼,2019年國慶臨近,余先華要在10月1日當天,再次將國旗升起來。
張從本 劉圣德 陳俊 汪皖平 江雪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朱慶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