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以來,瑯琊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滁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穩中求進,深入實施現代化五大發展行動計劃,不斷掀起比學趕超的創業新熱潮,各項工作面貌煥然一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擴大有效投入夯實發展基礎
今年以來,瑯琊區經濟運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上半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65 億元,同比增長6.2%;完成財政收入9.7 億元,同比增長6.9%;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6億元,增長14.2%。
瑯琊區風景秀麗,綠色宜居。
“雙招雙引”取得新成效。該區堅持將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組建縣級領導干部“1+N”工作組,實施以商招商、商會招商、產業鏈招商。上半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5個,其中10億元項目1個,5億元項目2個,高新技術產業項目2個,引進博士以上人才3人。吸引省外資金同比增幅179.5%。
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瑯琊區全力以赴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盡快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重大項目引領投資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作用明顯,富邦裝配式建筑、農批市場二期、九華藥業研發倉儲中心等項目推進順利,全區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47.8%,增速全市第三。
增強內生動力筑牢發展優勢
毫不松懈抓企業幫扶。召開全區企業幫扶和經濟運行調度會,為企業排憂解難,區黨政主要領導深入企業現場幫辦幫扶。表彰納稅“十強企業”和“十快企業”,為企業創造良好環境。進一步抬高工作標桿,形成你追我趕、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凝聚群眾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
對全年服務業重點工作進行統籌謀劃,對規劃編制、品牌爭取、招大引強、項目建設進行具體部署,各項工作完成序時任務。集聚效應增強。中墾流通·滁州農產品物流園貨物吞吐量達8.5 萬噸,同比增長15.6%;蘇寧廣場、白云商廈、弘陽家居等企業有力帶動全區消費增長;互連網+快速發展,全區郵政和電信業務增長迅速,電子商務零售額31.42 億元,總量全市第一;豬八戒園區建設快速推進;簽約企業“呆蘿卜”線上銷售、線下取貨新零售模式取得成效,已開業運營生鮮店40余家。
統籌城鄉建設優化發展格局
瑯琊區以環境優美為目標,緊貼群眾需求,在新區建設、老城改造和城鄉環境治理上下功夫,加快宜居宜業幸福城市建設。
加快老城改造,改善人居環境。該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按照市區一體模式,快速推進內城河、遵陽街及城中村改造,將老城區建設成為兼有旅游、休閑、商業服務多功能生活區,集中體現滁州山水文化、古城文化。
推進新區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形成“中心引領、產城融合、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按照“東連、西延、南跨、北拓”的發展思路,道路建設快速推進,李灣河生態水系修復工程如期完工。
加強城鄉治理,提升城市品位。瑯琊區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打造城鄉一體化,加快空心村莊整合,推進文旅項目建設,努力實現城鄉互動共進、融合發展,在全省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帶好頭、當表率。
聚焦民生改善促進和諧穩定
今年以來,瑯琊區持續加大社會保障、教育、衛計等民生領域投入,僅上半年區財政民生支出9.16 億元,占財政總支出88.6%。
“21 項民生工程”“十件為民辦實事工程”扎實推進。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新增就業3612 人,發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20萬余元,開發公益性崗位300 個。發放低保、醫療救助、五保供養金等各類救助和補貼資金超1990萬元。
進一步開展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累計為1375 名服務對象提供養老服務。區文化館圖書館開設免費培訓班,近萬群眾受益;一小、二小等改建擴建項目主體完工,五中北校區秋季開校招生。
新增全民健身廣場、6 個全民健身苑、3個社區體育俱樂部,基本實現15 分鐘健身圈。積極開展高血壓、1 型糖尿病患者免費藥物治療試點,發放藥品9 萬余盒,受益群眾6000余人。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28 萬余份,電子化建檔率86.8%。全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人數超10 萬人,完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信息化建設并通過省級驗收。
葉文英 趙辰 楊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素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