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過程中,安徽一直是多文化交匯地帶,在不同時期的大江南北、淮河兩岸、新安江畔,各區域先后出現了璀璨的文化代表,可以說是各領風騷。近二十年來,一系列新的考古發現又不斷刷新我們的認知,比如極負盛名的凌家灘玉石器、高聳的垓下史前城址、爐火映日月的皖南古礦冶和神密的土墩墓、難見經傳的鐘離墓、最后的楚國都城壽春城、重見天日的隋唐大運河、繁昌窯,以及明代未成的首都——明中都等。這些發現為我們進一步認識安徽的古代文明及其背后的社會發展動因,提供了詳細而豐富的材料,也成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本期的安徽人文講壇,講席嘉賓將和大家說一說二十年來安徽重要的考古發現。如果您對本期話題感興趣,可于本周日下午3時前往省圖書館東二樓學術報告廳聽講。
嘉賓介紹:吳衛紅 筆名朔知,安徽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長期在一線從事田野考古和考古學研究,主持的含山凌家灘遺址調查與發掘、銅陵師姑墩遺址發掘項目分獲全國田野考古獎二等獎、三等獎,論著獲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三等獎。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