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前一段時間,天長市銅城鎮喬田社區發現兩處古代墓葬,出土了銅鏡、陶壺、陶瓿、鐵劍……“我們5月16日接到群眾舉報,立即派人前往實地勘察、走訪,了解情況。”天長市博物館施副館長表示,現場為S205省道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現兩處古墓葬,出土文物被私分。隨后工作人員報了警,建設單位也被責成停工、整改。經過將近一周的調查走訪和法律宣傳,天長警方追回了遺失的文物,近期將移交給市博物館。
警方追回的部分文物。(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施工現場發現棺木
2019年春節之后,新S205省道改道工程正式施工。前一段時間,施工隊在天長市銅城鎮喬田社區天星村民小組境內作業時,先后挖掘出一些零散的棺材板。因為不知道是不是有價值,這些棺材板被當成了普通的棺木處理了。
天長市公安局銅城派出所教導員李自生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施工過程中,一些陶罐等物品從泥土中裸露出來。而施工現場所在的天長市銅城鎮與江蘇省盱眙縣馬壩鎮交界處的是東陽古郡遺址,大云山漢墓舉世聞名。
“一些老百姓也不知道這些值不值錢,就把泥土中挖出來的陶罐、懷鏡、銅錢等物品撿回去了。”李自生說,出于好奇和炫耀,還有一位村民將撿拾來的物品拍成照片,在微信朋友圈里發布,信息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地擴散開來。有疑似文物販子覬覦這些文物的價值,趕到銅城鎮一帶轉悠, “老百姓講有外地人開著車在這邊轉,說要收購這些文物。”
兩古墓均遭到破壞
“我們5月16日接到群眾舉報,施工隊在預埋涵管時發現古墓,于是立即派人前往實地勘察、走訪,了解情況。”天長市博物館施副館長說,施工過程中發現古墓葬,出土文物被私分。工作人員要求建設單位立即整改,今后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古墓葬,要立刻停工保護現場并及時向文物部門或110報案。
記者了解到,截至21日下午,天長市文物管理所搶救性發掘清理了兩座古墓葬,墓葬形制均為豎穴土坑墓,保存狀況較差,棺木糟朽。
據悉,一座古墓在路基上,為一棺一腳箱,毀壞較嚴重,棺內出土四乳四禽紋銅鏡1枚、五銖錢4枚,腳箱因棺木坍塌,陶器受到擠壓,均已殘破,提取陶壺(殘)2件,陶瓿(殘)兩件。另外一座古墓在蓄水池邊,為一棺一邊箱,僅剩邊箱隔板,開口距地表2.2米,長2.55米,寬2米,邊箱寬0.9米,深0.6米。出土陶壺、陶瓿各兩件,五銖錢15枚。
警方追回遺失文物
“根據出土文物斷定墓葬年代應為漢代。清理結束后,天長市文物管理所安排機械對墓坑進行了回填。”天長市博物館施副館長表示,工作人員在現場向施工人員和村民宣傳了《文物保護法》,告訴他們發現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哄搶、私分、藏匿。鼓勵大家積極上繳文物,并向銅城派出所和刑警一中隊報案。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銅城派出所所長曹遠明及時向市公安局領導作了匯報,并向文物管理部門通報了情況。同時,安排社區民警展開調查。
“從上周六到現在,民警們走村串戶,調查走訪,到村民家上門宣傳法律。”李自生說,經調查發現,一共有5名村民把文物拿回家, “老百姓也很配合警方,我們陸續追回了青銅古劍、銅鏡、陶罐、銅錢等出土物品。”
目前,天長市文物部門正在對所挖掘的以及警方依法追回的文物進行搶救性修復和研究。這些文物暫存銅城派出所,近期將移交給天長市博物館。
李自生 許開踟 新安晚報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鐘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