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日前,在黃山風景區(qū)云谷寺附近,有一群優(yōu)雅可愛的珍禽,它們行止嫻靜,體態(tài)端莊,不時從林間出來覓食。在當地的工作人員細心投食下,它們悠閑自在地在這里生活著,它們就是白鷴。
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鷴主要棲息于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綠闊葉林和溝谷雨林。黃山風景區(qū)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森林覆蓋率和林木綠化率分別為98.29%和98.53%,動植物種類繁多,為白鷴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據悉,除了云谷寺,白鷴還曾出沒于景區(qū)多個地點。
白鷴,別名銀雞、白山雞,雉科。頸、背、翅均為白色帶“V”形黑紋。其中,雄性身形較長,羽毛潔白如雪,雌鳥全身棕褐色,頸部具黑色羽冠。嘴綠色,尾甚長,常在溪旁灌木或竹林中覓食,食以昆蟲、漿果、嫩葉等。
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中考證:唐天寶十三年(754年),李白54歲時往來于宣城、貴池、南陵等地,曾游黃山。李白在《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中,有描寫黃山勝景的名句。黃山腳下碧山村民胡暉養(yǎng)有一對白鷴,愿意贈送李白,但求李白贈詩一首,李白欣然應允,乃作《贈黃山胡公暉求白鷴》。
白鷴不善飛行,膽小機警。而這群出沒云谷寺的白鷴卻在工作人員的呵護下成為人類的好朋友。據云谷寺派出所所長呂華斌介紹,一旦聽見工作人員的投喂信號,它們便三五成群地過來,多的時候有將近20只。
白鷴雖然可愛,但對生人的靠近還是會害怕閃躲,如果您旅途中偶然看見白鷴的話,還請在遠處觀望,給它們一個安靜舒適的空間。
汪鈺 胡心亭 姚文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