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4月4日,黃山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保護情況。
1月1日至3月31日,全市大氣環境質量優良比例95.6%,比去年同期上升1.2個百分點;PM10均值為4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2%,PM2.5均值為3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6%。
水環境質量穩定,個別地表水斷面有所下降。其中,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方面,黃山市中心城區一水廠、二水廠水源地一季度監測3次,每月1次,各區縣10個水廠水源地(包括備用水源地)一季度各監測1次,監測項目為62項,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相應水質標準,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同比保持穩定。
地表水水質方面,新安江流域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達100%,保持優,同比保持穩定。個別斷面水質同比有所下降,其中橫江大橋斷面水質由Ⅱ類下降為Ⅲ類(1月、2月為Ⅲ類,3月為Ⅱ類)。黃山市境內長江支流總體水質為優,監測的7個斷面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100%,同比持平。
太平湖、豐樂湖、奇墅湖本季度水質在Ⅰ~Ⅲ類之間。與去年同期相比,太平湖保持Ⅰ類,豐樂湖由Ⅰ類下降為Ⅱ類,奇墅湖由Ⅱ類下降為Ⅲ類。
本季度聲環境功能區晝間、夜間噪聲達標率均為100%,同比持平。
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淘汰或改造燃煤鍋爐13臺,綜合治理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項目5個,建設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項目1個,改造混凝土攪拌站除塵設施29套、新增10套,整治非煤礦山揚塵、建筑工地施工揚塵整治、餐飲油煙73家。出臺了《黃山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規定》,在中心城區和各區縣城實施了煙花爆竹禁限放工作,2019年“春節”7天假期空氣質量同比有大幅改善,PM10和PM2.5比去年同期下降25.4%和25%。
水污染防治方面,編制完成徽州區豐樂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調整方案并通過省廳技術審查;歙縣雄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劃分方案編制完成,正按程序報省廳審查。截至目前,中心城區、歙縣和黟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已全部通過驗收,徽州區和市第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已建設完成,黃山區和祁門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正在建設中。積極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作,截至3月底已完成改造72座,完成率74.2%(列入考核站97座)。
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方面,一季度,對3家有違法行為的企業現場下達了整改意見,責令限期改正,目前,已有2家企業整改到位。
全市大氣環境質量監控監測項目建設,牽頭啟動黃山市大氣精細化管理網格建設項目,以大氣污染防治及生態、邊界建設為目標,對市內主要大氣污染源實施網格化監控監測。其中,在城市主要進口、覆蓋高排放車輛通行主要道口開展機動車尾氣排放遙感監測,管控超標排放車輛;
今年,還啟動了新安江水質自動監測網絡及數據管理平臺項目建設,設立覆蓋新安江流域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斷面,涵蓋新安江流域的干流、主要入河支流、主要湖庫和重點水域的監測斷面28個,跨界考核監測斷面8個,計劃新建36個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形成覆蓋新安江流域的水環境自動監測網絡和智能監控平臺。其中2019年底計劃完成一期12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及數據管理平臺建設(其中新安江干流水站2個、入新安江口水站3個、區縣跨界考核斷面水站7個),實現對黃山市境內新安江流域水質連續動態監測和遠程監控。目前該項目已通過市發改委審核批準,正在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招投標工作。同時,啟動了黃山市新安江流域街口水質自動監測站提升改造工程項目,委托黃山市城市建筑勘察設計院編制了工程改造方案,并經省生態環境廳審核批復,項目預算投資352.85萬元。現已完成該站現有建筑結構安全性檢測與評估項目采購招標及安全現場檢測工作。擬于4月完成該站提升改造工程控制價核算并掛網招標工作,預計8月底完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