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3 月20 日下午1 時左右,馬鞍山市出現雷雨大風并伴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馬鞍山市委宣傳部發布的消息顯示,此次局地性極強雷雨大風天氣,局部極大風速為馬鞍山市有史以來區域最大值。本次極端天氣影響馬鞍山市一市三縣,受災情況嚴重,局部地區部分工棚、塔吊、廣告牌、樹木等倒伏,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截至20 日晚8 時,雷雨大風天氣共造成2 人死亡,住院和留院觀察10 人。昨天,記者從該市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路面已恢復正常,電力設施恢復仍在推進中。
廣告牌被吹倒導致匝道受阻。
災害天氣致多處通行受阻
雷雨大風天氣對路面的影響顯而易見。3 月20 日中午,受惡劣天氣影響,馬鞍山市多處廣告牌被大風刮倒,其中南收費站內廣場一塊大型廣告牌被吹倒,壓到停在廣告牌下的幾輛小轎車,采石磯收費站內廣場匝道處大型廣告牌被風吹倒,造成上下匝道受阻。當地金山路鐵路橋、九華路橋洞下積水較多,206省道和縣姥橋路段無法通行。
昨天,記者從馬鞍山市交警部門了解到,災害天氣發生后,馬鞍山市交警迅速組織警力救援,并積極指揮疏導交通,防止次生事故發生,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強對流天氣持續的時間不長,當天下午就已經全部清理完畢,路面交通也恢復了正常。”
據介紹,昨天馬鞍山市陰天,路面交通也比較正常。不過交警部門提醒,春季到了,雨水天氣比較多,即便不是在惡劣天氣下,駕駛員也盡量不要將車輛停放在大樹或廣告牌下,避免因大風刮倒樹木及相關設施砸到車輛,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
記者從馬鞍山市公安局了解到,災害天氣發生后,當地公安部門出動警力近2000 人次,及時處置各類受災警情200 余起,解救被困人員120 人,協助運送傷員38 人。各縣、分局加強安全隱患的排查,對55 處存在倒塌、墜落的地點、場所,劃定警戒區域,并及時通知主管單位及責任人進行修復。交警部門對低洼、涵洞積水11 處路段落實專人警戒,樹立警示標志,防止發生二次事故。
大部分受災區域恢復供電
馬鞍山市委宣傳部3 月21 日凌晨發布的消息顯示,災害天氣發生后,當地立即啟動了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全力以赴搶救傷員、做好善后工作,加大隱患排查力度,不留盲區死角,做好生產自救和指導工作,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大風致腳手架受損。
受災縣區主要負責人也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導開展應急救援工作,供電、供水、供氣、通訊、道路、農林等部門迅速趕赴現場參與救援。當地藍天救援隊等多支志愿服務隊伍深入救災一線,全力服務搶險救援工作。受災地區群眾也自發開展搶險自救工作。
據介紹,此次極端災害天氣造成配電線路故障,涉及1600 多個臺區、14 萬戶居民。經全力搶修,目前斷電的大部分地區居民用電已恢復。據初步統計,此次馬鞍山全市農業受災6518 畝,其中倒塌大棚190 畝,生產用房倒塌約500平方米,全市初步估計經濟損失4550萬元。
昨天下午5:00 左右,記者從馬鞍山市應急管理局宣教中心了解到,受災最嚴重的鄭蒲港新區已恢復供水、供氣,電力也恢復了85%,另有5 個行政村因比較偏遠、大型機械進不去,預計在3 月22 日全部恢復供電。
直接經濟損失達9058.9萬元
馬鞍山市發生強對流天氣后,省減災救災委、省應急管理廳迅速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指導救災工作。
救援人員在清除路障。
記者從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截至3 月21 日17 時,馬鞍山市受災人口20957 人,緊急轉移安置4 人,部分地區工棚、塔吊、廣告牌等坍塌造成2 人死亡,目前有住院和留置受傷人員21 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9 萬畝,倒塌房屋46 間,嚴重損壞17 間,直接經濟損失9058.9 萬元,其中農業損失2861.55萬元。
災害發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全力以赴搶險救災,全力救治傷員并做好善后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省減災救災委、省應急管理廳迅速貫徹省領導批示要求,主要負責同志安排部署災害應對工作,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核災查災,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指導開展災后救助等抗災救災工作,緊急下撥棉被200 床、絨衣褲200 套,幫助受災地區做好受災群眾安置工作。
目前,抗災救災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災區社會穩定,群眾生活安定。
黃政 吳軍 蘇蕾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金學永 陳牧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