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滁州1家4代24口人接力植樹造林60年 荒山變林海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滁州市皇甫山林場退休工人高青旺一家四代24口人,堅持接力植樹造林工作60載,與工友們一道將6萬畝荒山變成茫茫林海,留下了他們幾代人的足跡。連日來,新安晚報、安徽網(wǎng)、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這片深山林海中,追尋這群播綠人的追夢足跡。

滁州1家4代24口人接力植樹造林60年 荒山變林海

滁州1家4代24口人接力植樹造林60年 荒山變林海

皇甫山的

第一代造林大軍

69 歲的高青旺,看起來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顯老,身體和精神都很好。在他的記憶里,老輩們的生活滿是辛酸。

高青旺告訴記者,1957 年,爺爺帶著全家7口人從肥東縣楊店公社舉家遷徙至皇甫山。“當(dāng)時的皇甫山一片荒瘠,雜草超過人高。”回憶兒時,高青旺說,老輩們的生活非常艱苦。后來組建了皇甫山林場,聽說上山種樹有飯吃,爺爺率家中所有勞動力報了名。像高青旺爺爺家一樣,居住在山里的人們組成了皇甫山第一代造林大軍。

年近九旬的鐘傳英老人是高青旺的母親。她說,植樹時節(jié)每天帶著幾百棵樹苗早出晚歸,還要背著出生沒有多久的女兒,干活時就把孩子放在山上,孩子餓了聽到哭聲再去喂奶。“力氣是浮財,用完會再來,只有大病害死人,沒有生活累死人!”高青旺說,這是母親年輕時常教育他們的話。在老輩們的堅持和感召下,全家人都非常能吃苦耐勞,始終堅持在林場植樹造林。父親后來還成了全場的鐵匠師傅,專門為工人打制造林工具。

 

 

滁州1家4代24口人接力植樹造林60年 荒山變林海

一代林

成國家戰(zhàn)略儲備林

從皇甫山林場通往曲亭街道的路上,一大片高大、粗壯的馬尾松林,高聳入云霄,顯得格外壯觀,也成為當(dāng)?shù)赝ㄍ矢ι铰糜尉包c途中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

“這片名為‘二十畝沖’的林區(qū),其實造林面積約1200 畝,是1953 年到1957 年由皇甫山林場第一代林場工人栽下的樹,因為樹形優(yōu)美,樹徑粗大,已經(jīng)被作為國家戰(zhàn)略儲備林保護起來!”同行的皇甫山林場場長劉緒香告訴記者,2003 年后很長一段時間,全場職工只發(fā)一半工資,但都沒舍得砍伐這片林子賣錢。

當(dāng)車在林區(qū)穿行至一塊名為“大包山”的地方時,高青旺興奮得像個孩子,下車后他一把抱住一棵粗壯的馬尾松對記者說:“看看,這一抱都抱不過來了,這棵樹的胸徑至少在50 多公分,樹高有20米!”

劉緒香告訴記者,這片林區(qū)就是高青旺才工作時親手栽下的第一片林區(qū)。1966 年,小學(xué)畢業(yè)后,高青旺為了掙錢貼補家用,他主動要求和大人一起種樹。高青旺清楚記得,這片約1000畝的馬尾松樹林就是那年栽的。

因為這片樹林位于皇甫山通往曲亭的必經(jīng)之路,所以每次從樹林邊經(jīng)過,高青旺心里免不了回憶起當(dāng)時植樹造林的辛苦。每天一早背著樹苗,連續(xù)走10 多里山路才到達植樹地點,中午就著山泉啃干糧,條件十分艱苦。目前,這里已是皖東地區(qū)被保留至今最美最壯觀的松林。

 

 

滁州1家4代24口人接力植樹造林60年 荒山變林海

女兒成林場

唯一女護林員

高紅是高青旺的大女兒,42 歲的她已經(jīng)在皇甫山林場工作了23 年,不論春夏秋冬,她每天穿梭于看護的4000 畝林區(qū),平均每天步行3萬多步,她也是皇甫山林場40 多名護林員中唯一女護林員。

“一個女孩子怎么就干上了女護林員?”面對疑問,高紅靦腆地說,剛開始自己也想不通,初中畢業(yè)后她考上了滁州紡織廠,這是她走出大山來到城市工作的夢想。然而,父親高青旺卻堅決反對,最終乖巧的她還是選擇了聽話,回到林場做了一名工人,一直到現(xiàn)在。

一個20 歲的姑娘獨自走在山中,她也害怕黑夜,害怕狂風(fēng)暴雨,害怕飛禽猛獸,害怕孤獨無助,特別是到了清明時節(jié),還要去老墳頭查火災(zāi)隱患。高紅坦言,自己曾經(jīng)猶豫過、掙扎過,但再怕再難也要挺下去,她的老太爺、爺爺、父親都能干,為什么自己就干不了?

對于常人來說,雨雪天氣是人們最不喜歡的,但卻恰恰是高紅最喜歡的天氣。護林工作是一份十分艱苦的工作,一年四季風(fēng)吹日曬不說,而且還擔(dān)負著巨大責(zé)任。然而,高紅卻很快樂,她早不是那個向往城市的小女孩了,她已成為熱愛大山的林業(yè)工人。

“讓我最最欣慰的是,我看護的這片4000多畝幼林已經(jīng)長成參天大樹!”高紅說,現(xiàn)在她已完全理解父親當(dāng)初的決定。每天穿梭于林區(qū),聽著婆娑樹林聲,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成長,她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舍不得離開這片林子了。

 

 

滁州1家4代24口人接力植樹造林60年 荒山變林海

望火樓上

數(shù)千個日日夜夜

皇甫山上有座望火樓,古時為烽火臺報軍情所用,因為海拔很高,重建后的望火樓專門用來瞭望火情。站在高高望火樓上,群山疊嶂,6萬畝林區(qū)盡收眼底。作為觀火瞭望員,高青旺曾在這里工作了數(shù)千個日日夜夜。

1985 年,高青旺為救兩名伐木工友,在大樹傾倒瞬間,他不顧個人安危,沖上去將兩人推開,可自己的雙腿卻被傾倒的大樹砸成粉碎性骨折,從此落下殘疾。此后,高青旺去了望火樓工作,這一干就是十八年。

雖然已經(jīng)陽春三月脫下冬裝,但站在高高的望火樓上,記者明顯感覺寒風(fēng)瑟瑟,與山下溫差較大,陡增涼意。聽著林中小鳥的叫聲,和腳下那松濤林海發(fā)出的低嘯聲,記者仿佛置身世外。

“作為專職瞭望員,可以說是責(zé)任重大,還要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寂寞。”劉緒香介紹說,剛開始望火樓上沒有廣播,也沒有電視,在清明和過年等重要時節(jié),白天、黑夜都不敢睡覺,冬季更是要緊繃防火這根弦。吃的米、菜還有水都是自己背上山。

“每隔15 分鐘就要觀望一次,生怕有火災(zāi)發(fā)生。”回憶起在望火樓的那段日子,高青旺說,每次上山都要住上一周,吃喝拉撒在這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尤其在冬天夜晚,寒風(fēng)呼嘯,一人守在山頂,更是有說不出的孤單。

 

 

滁州1家4代24口人接力植樹造林60年 荒山變林海

大山就是家

家就是大山

高青旺告訴記者,他的爺爺奶奶在這里工作了近10 年,父親在這里工作了14 年,母親工作到退休,一株株馬尾松見證了自己的成長、結(jié)婚、生子和退休。

采訪中記者意外獲悉,皇甫山林場場長劉緒香也是“林三代”,91歲的父親劉文先因為對建場有過卓越貢獻,還曾被評為“建場功臣”。劉緒香說,在該場許多職工都是“林三代”“林二代”。沒有艱苦奮斗的精神支撐,就沒有今天皇甫山的生態(tài)巨變。高青旺的女兒高紅、兒子高峰分別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成為了山里的護林員和森林防火隊員,四代人將青春與汗水揮灑在崇山峻嶺,將平凡和寂寞留給了幽靜山谷,將堅守和信仰植根于萬畝山林。

大山就是家,家就是大山。高紅說,自己的工作在這里,她的父母,她的丈夫和孩子全都在這里,這里就是她日常生活的全部。20 多年來,她和丈夫一起忠實地守護著這片大山。“今后我將繼續(xù)做一名大山的守護者,直到我再也走不動,如果有可能,我還希望讓我的兒子也加入到林業(yè)人中來。”高紅笑著說。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素健 攝影報道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chuàng) 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阳东县| 会昌县| 渝中区| 珠海市| 武宣县| 响水县| 凤山县| 东港市| 博兴县| 梅州市| 西和县| 上饶县| 丹凤县| 库车县| 张掖市| 阿瓦提县| 琼中| 且末县| 石渠县| 五华县| 怀仁县| 顺义区| 台北市| 新民市| 山丹县| 正阳县| 金昌市| 屯门区| 柘荣县| 商南县| 开原市| 枣庄市| 盐边县| 马公市| 玛沁县| 施甸县| 玉山县| 浦城县| 林周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