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大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牛朝詩在調研中發現,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有所提高。但在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鄉村醫生人才短缺,基本醫療服務能力較低,難以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要。由于鄉村醫療直接關系到農民群眾的健康,牛朝詩建議加強鄉村醫療隊伍建設,提升鄉村醫療服務水平。
牛朝詩說,目前鄉村醫生從業管理相關立法滯后。當前主要依據《執業醫師法》《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其中《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自2004年起施行,已滯后于社會發展,無法為村醫執業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和從業指導。
“鄉村醫生人才短缺,并呈現年齡偏大、學歷偏低、隊伍不穩、醫療服務能力偏低等特點。”牛朝詩在調研中發現,老齡化的鄉村醫生繼續學習意愿較低,而受執業環境、薪酬待遇等影響,年輕的醫學人才不愿加入鄉村醫療隊伍。“鄉村醫生社會福利、薪酬待遇等難以保障,加之養老等問題突出。”牛朝詩認為,這些因素極大影響了鄉村醫生工作積極性,制約著鄉村衛生健康服務能力的提升。
“應該多渠道引進人才,建立穩定的鄉村醫生隊伍。”牛朝詩建議,要重視關心鄉村醫生,加大對鄉村衛生隊伍建設的投入,建立和完善政府、用人單位、個人和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拓寬鄉村醫生崗位人員補充渠道;設立激勵機制,吸引助理執業醫師、全科醫生等進入鄉村醫療隊伍;還可吸引城市退休醫生加入鄉村醫療隊伍;也可以降低鄉村助理執業醫師錄用門檻,吸引大中專醫學學生,充實到鄉村醫生隊伍。
“鄉村醫生的培訓應納入全科醫生培訓,規范開展崗位培訓以及繼續教育培訓,幫助鄉村醫生提升服務能力。”牛朝詩表示,還要改善鄉村醫生薪酬和社會保障待遇問題,將其待遇問題如同解決民辦教師待遇一樣對待,完善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制度。
崔雪美 但孝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劉旸 鐘虹 魏鑫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