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因裝修新房資金緊張,銅陵的張先生向網貸公司實際借款4萬元,沒想到短短一個多月,貸款像“滾雪球”一樣,變成了11.5萬元。近日,不堪“催債”壓力的張先生選擇了報警。
2月19日上午,張先生向銅陵市公安局天門派出所報案稱,他被人以貸款的形式詐騙。據介紹,今年1月初,張先生在瀏覽手機網站時,突然跳出名為“××卡寶”的軟件,上面顯示“利息低、放款快”。考慮到裝修新房急需資金,張先生有五六萬元的資金需求,便下載了該貸款軟件,并與客服取得聯系。
“多申請幾家,貸款通過率高一點。”在客服人員建議下,張先生按照要求將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及手機通訊錄上傳,共向軟件上十幾家貸款公司進行申請,最終有七八家通過審核,但張先生賬戶實際到賬金額,都比貸款公司承諾的少五六百元。客服人員告訴張先生,扣除的是綜合服務費。這一次操作后,張先生實際貸到20000元錢。
過了兩天,張先生準備將前期的貸款還掉,最終還了1萬多元,已無能為力再還。又因貸款期限只有7日,在貸款快逾期前,多家公司的客服打電話來催款,還稱延遲還款,每日加收五六百元延遲費。害怕因欠款越來越多,張先生為償還之前的債務,又在名叫“××貸款”的軟件上,向四五家網貸公司實際貸了20000元。
也就是說,兩次貸款中,張先生實際貸到4萬元。截至報警前,張先生已還了8.5萬元,但仍欠債3萬元。因網貸公司不停地打電話騷擾張先生的家人和親友,其壓力巨大,才想起來報警。目前,公安機關正在進一步調查。吳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吉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