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聽了省政府工作報告,我的認識有兩點。”省人大代表、安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君毅說,一是剛剛過去的一年,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建設美好安徽成效顯著、令人鼓舞;二是報告部署今年工作,高屋建瓴,綱舉目張,催人奮進,既彰顯了發展格局、指明了工作方向,又務實創新、重點突出。
2018年,安慶經濟社會發展亮點頻現
張君毅說,過去的一年,同全省一樣,安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亮點頻現。
主要經濟指標圓滿完成。預計全市生產總值突破1900億元,增長8%以上;財政收入308.9億元,增長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0億元,增長14.8%;進出口總額104.8億元,增長1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800億元,增長11.5%;新增貸款275億元,增長15.2%;新增城鎮就業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萬人。
招商引資增長態勢良好。預計全年實際利用省外資金680.5億元,同比增長8%;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 368個,投資總額1063.7億元,分別比去年增長51%和59%。10億元以上項目24個,投資總額376.54億元,分別比去年增長41%和39%。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特別是安慶市高質量發展會議以來,9-12月份,億元以上新簽約項目208個,投資總額541.93億元,分別占全年57%、51%;10億元以上項目16個,投資總額221.51億元,分別占全年67%、59%。從統計數據看,招商體制機制的完善創新,激發了全市的招商活力,扭轉了近年來安慶市招商工作的被動局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始終把加快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推進安慶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主抓手,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入,江汽新能源汽車、曙光化工園、合安九高鐵、G206桐城至安慶和S332安慶至望江一級公路、岳武高速東延線、德上高速桐城段、下滸山水庫、安慶機場改擴建等一批事關全局、意義重大的重大項目相繼實施,安慶石化轉型發展、桐城抽水蓄能電站、華陽河蓄滯洪區建設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重大工程建設全面提速,優勢產業和首位產業也在不斷培育壯大,有力提升了我市經濟實力、發展支撐力和帶動力。2018年,全市億元以上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1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2%;開工項目249個,完成年度計劃的101%;竣工項目186個,完成年度計劃的110%。其中,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00億元,居全省第7;開工項目193個,居全省第6;竣工項目113個,居全省第6。
2019年伊始,安慶重大項目實現開門紅,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關心重視的省“一號鑄安工程” 安慶石化危化品碼頭及油氣輸送管線遷建項目于1月11日正式投運。該項目是徹底消除安全隱患的重大項目,備受社會關注。該項目的實施,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舉措,是保障安慶市能源供應、維護群眾利益,實現長治久安的迫切需求。所有碼頭建設采取目前國內最先進、最可靠的工藝,所有管道的設備設施等級均按照最高的防護等級來完善和落實的,通過這些人防、技防措施,有效改善安慶石化的操作和作業環境,提升新的原料和成品油出廠水路管線的安全,同時對后期水體改善將發揮積極作用。二是安慶高新區山口片綜合開發PPP項目建設正式動工。該項目由中國化學(聯合體)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32.7億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約63億元。該項目采用PPP模式運作,合作期為15年,合作內容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設施建設、產業建設以及后期維護等,是目前安慶市乃至安徽省體量最大的一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一個以產業的智能化,高端化轉型為導向,以優質的生產服務業為特色,綠色生態、系統專業、產業鏈完善的新型產業基地。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大氣方面。2018年安慶市PM2.5平均濃度為46.2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17 %,排名全省第6位,順利完成PM2.5濃度50微克/立方米的年度目標;空氣質量優良率為77%,排名全省第5位;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全省第4位。水的方面。9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城市地表水質量全省排名第7,長江干流國控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土壤和固廢方面。我市布設國控土壤監測點94個、農用地土壤詳查點717個。危險廢物規范化處置率100%,一般固廢綜合利用率98%;完成重金屬減排10%的目標任務。生態創建方面。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全面啟動,岳西摘得國家級示范縣榮譽稱號,潛山、宜秀、迎江成功爭創省級示范縣(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3039.79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22.45%,占比全省排名第4。
民生工程力度不斷加大。民生保障標準穩步提高。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9.8%,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待遇標準提高60%,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特困人員保障全面提標,教師待遇得到全面提高和保障。社會安全指數顯著上升。深入推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創建工作,掃黑除惡斗爭扎實開展,“深重促”專項行動化解疑難復雜信訪問題138件;加強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嚴密防控非洲豬瘟疫情,成功創建省食品藥品安全城市,出臺《安慶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全市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45.5%、21.2%。
張君毅表示,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與關心支持。前不久,我們召開了安慶市委全委會、市“兩會”,就今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總體看來,與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是一致的,與省政府工作報告的精神也是契合的。
向2020年主城區建成155平方公里的目標邁進
張君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9年,安慶市主要圍繞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區域化“三化”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上下功夫,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保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2019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5%,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9%,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
聚焦工業化方面。按照水清岸綠產業優的要求,優化園區空間和產業布局,強化創新驅動,推動首位產業集群化、加速度發展。
做大園區格局。立足產業特色和功能定位,打造一流園區。市經開區充分發揮要素資源優勢,利用好1.5萬畝工業凈地,堅定不移推進首位產業集聚發展,做大龍頭,延鏈補鏈;市高新區充分發揮山口片區的空間優勢,遵循“1515”規范,高水平謀劃專業分區,多規合一地建設化工新材料和醫工醫藥的循環經濟園區;市筑夢新區充分發揮“四新經濟”的優勢,著力打造基金小鎮;其他園區也必須盡快培育各自的產業發展長板。結合土地“四優四強”工作方案,開展土地清理專項行動,加快處置“僵尸企業”,堅持以畝均投資強度和實際貢獻論英雄,釋放園區閑置和低效用地。
做實重大項目。盯牢抓緊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形成現實生產力。啟動實施安慶石化的百億技改項目、惠生(中國)投資公司和曙光集團的合作項目、日本愛信集團和環新集團的合資項目、普利制藥、鼎泰智能制造、愛德馬天然弱堿水、寧波熱電聯供等一批項目。江淮新能源汽車力爭落實年產8萬輛的計劃,華茂全流程智能紡紗等一批重大項目,明確投產時間表。20萬輛新能源整車、汽車熱交換系統等一批在談大項目,爭取早簽約、早落地、早開工。
推進企業“入場”。瞄準資本市場,加速企業股改,擴大直接融資,加快推進玉禾田上市,金張科技、華業香料、回音必等企業報會,新增5家以上企業新三板掛牌,力爭100家以上企業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科創板掛牌。
聚焦城市化方面。圍繞2020年主城區建成155平方公里的目標,推進“城市雙修”,豐富城市內涵,提升城市品質。啟動重點片區開發建設:啟動以“安慶之星”為標志的濱江CBD建設,啟動集賢關片區的“兩區兩園”改造,啟動建設高鐵新站區站房一期、站前廣場、換乘中心等項目。進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網絡:加快推進中興大道高架、安慶北互通遷移、長風港和皖河新港疏港鐵路專用線、長風港二期、天柱山機場改擴建等項目建設。持續改善人居人文環境:改造棚戶區22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156萬平方米;開工建設人民路以南歷史文化街區的沿江片區,建成投運人民路南側的L型街區。
聚焦區域化方面。以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為核心,做到“四個全力攻堅”,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全力攻擊轉型發展。以深化省級開發區改革為抓手,不斷增強園區競爭力:深耕園區“十個一”工程,強化要素協同,建成10個以上百億級首位產業集群;堅持精準招商,圍繞目標企業、產業鏈條、創新資源,主攻牽動性強、聚合度高的首位產業項目,加快引進和培育“獨角獸”企業,每個園區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5個;堅持開放發展,提高經濟外向度,全市進出口總額增長10%以上,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0%以上;全力爭先進位,所有園區在全省考核中進2位以上。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努力做好產業興旺大文章: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新建創業園14個,帶動群眾就近就業4000人以上;加快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3000公里“四好農村路”。以幫助小微企業紓困為抓手,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切實改善企業的稅收、成本、營商環境,引導企業經營管理者進一步聚焦實業、做精主業。
全力攻堅精準脫貧。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深入推進“十大工程”,完成3.4萬貧困人口脫貧、21個貧困村出列、望江和太湖2個貧困縣摘帽,質量水平保持全省前列。
全力攻堅污染防治。以共抓長江大保護為統領,著力實施瀕危物種保護、河暢水清、凈土保衛、藍天保衛、岸綠景美、綠色產業發展“六大”工程:2019年,全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47微克/立方米以內,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0%以上;全市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90%以上;土壤環境質量安全可控,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總量削減5%。
全力攻堅民生保障。完善制度、強化措施,精心做好各項民生工作。促進就業更加充分:堅持就業優先,加強就業培訓,全年新增技能人才1.2萬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1萬人,新增就業4.4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6萬人。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全市基本養老參保率穩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推進城鄉低保標準統籌,提高農村五保、困境兒童等特困人員保障服務水平;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率達到75%。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積極創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深入實施“雪亮工程”,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健全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大社區治理創新力度,完善網格化管理機制,提高基層治安能力;暢通信訪渠道,規范信訪秩序,切實維護信訪形勢穩定;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保障老百姓飲食用藥安全;推進安全生產“鑄安行動”常態化,持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切實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
張君毅表示,我們將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決策,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努力在美好安徽建設中作出安慶應有的貢獻,同時也懇請省委、省政府進一步加大對安慶的支持力度。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