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兩千年的日月更迭,廬陽作為合肥市老城區,沉淀出了其獨特的魅力,也成為其變革與復興的力量與源泉。經濟發展穩中有進,改革創新活力強勁,城市建設品質不斷提升……告別成果豐碩的2018,合肥市廬陽區迎來了加快轉型發展的2019。堅持“1341”的發展思路,主城廬陽將繼續以“首善之區”的定位和要求,擦亮區域首善品牌,奮力開創引領時尚的國際化首善之區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科學島上的“人造小太陽”。
聚金融:
集聚區合力開啟金融新時代
北一環,這條合肥人耳熟能詳的交通要道,承擔著連貫東西的使命,也是廬陽區、乃至合肥金融業蓬勃發展的見證者。
從早期財富廣場的建設,到各類金融機構的強勢入駐,如今,廬陽境內不到1 公里的北一環兩側聚集了百余家金融機構。
如果說,財富廣場樓宇是廬陽金融業爆發性增長的催化劑,將廬陽區金融業發展從1.0“一路”時代帶入2.0“一帶”時代。那么,華融消費、安振小額貸款公司等近百家各類新興金融機構的入駐,正帶領廬陽金融業走入新的3.0時代。
2018歲末,合肥金融城項目“落子”廬陽,在北一環之外,又為廬陽金融業增添一支生力軍,成為廬陽金融走入3.0時代后的標志性事件。
放眼未來,廬陽區將發揮全省金融總部集聚區的首位優勢,出臺全省最優的金融業發展支持政策,設立區級專項扶持資金,成立區屬類金融機構,整合金融發展服務中心、金融發展聯合會、區域金控平臺等職能,使合肥金融城與轄區其他金融業集聚區合力發展,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有效支撐合肥乃至安徽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戰略,開啟金融全新時代!
北一環財富廣場。
強商業:
四牌樓大商圈醞釀商貿新格局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與其商業魅力密不可分,如何推動商圈的提升改造、提高區域競爭力?四牌樓大商圈的打造成為廬陽區委區政府的破題之舉。今年,廬陽區提出改造升級四牌樓、三孝口片區,瞄準全國知名商圈定位,高水平打造四牌樓大商圈,將其打造成為融時尚消費、智慧體驗、歷史人文為一體的全國知名特色商圈,成為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商貿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
為實現百貨大樓、百大鼓樓、銀泰等商業綜合體之間的聯動,以及淮河路、市府廣場等核心商業片區之間的互動,四牌樓大商圈內將構建空中、地上、地下立體交通連廊。與此同時,通過暢通交通微循環、構建慢行優先區、優化城區道路交通等手段,緩解停車難問題。依托銀泰二期建設,四牌樓大商圈更加聚焦時尚品牌和高端消費,引進頭部企業,引入國際一線品牌,發展“首店經濟”,全力打造全省頂級購物中心。
而在四牌樓大商圈之外,通過蘇寧廣場、華潤萬象匯、宜家等商貿企業的集聚,廬陽北部區域新商圈也雛形初顯。未來,廬陽區將圍繞國家級中央商務區建設,不斷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優化產業發展布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構筑產業集聚高地,聚力沖刺國家級中央商務區。
合肥銀泰中心。何剛 攝
重融合:
鄉村轉型邁出濱水生態科技新步伐
在城市,我們追逐時間;在鄉村,我們被賦予時間。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之外,能夠有一處閑適、愜意的棲息地,這正是鄉村的吸引力,一如合肥西北、有著“最美科研圣地”之稱的廬陽區三十崗鄉。
濱水生態科技區。張紅兵 攝
多年來,三十崗對綠水青山的堅守,最終引來了合肥綜合性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的落戶。2018 年12 月14 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變堆園區工程正式開工,國際聚變能聯合中心成立,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立下里程碑。作為重要的水源保護地,未來,廬陽區還將通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片區發展轉型,打造濱水生態科技區。文化旅游也是三十崗鄉踐行鄉村振興、打造最美科研圣地的一張靚麗名片。
為尋找文化旅游融合新的突破點,今年,三十崗鄉將嘗試打造多條精品旅游線路和產品:依托三國文化遺址公園以及三國文化,打造歷史文化游;依托崔崗藝術村、王大郢音樂小鎮等,打造藝術創意游;依托瓜牛公園等,打造親子歡樂游……吸引周邊市民來此進行深度體驗游,感受三十崗鄉的獨特魅力。
謀轉型:
戰略升級激發城市發展新動能
去年,廬陽區啟動老城更新戰略,實施長江中路、老舊小區、精品道路、逍遙十八巷改造、城隍廟業態提升等一批城市更新項目,成為了合肥市老城更新的排頭兵。作為今年實施的三大戰略之一,廬陽區將堅持“多新合一”“四態融合”繼續推進老城更新戰略。
“3 到5 年內,我們將對老城區小街巷進行全面改造提升,融入文化元素,增添老城韻味。”老城辦綜合科負責人華舒介紹說,僅在今年,廬陽老城更新就將實施7 個綜合性項目,包括紅星路文藝街區、拱辰街市井文化街區、以老四中與城隍廟為主的合肥文化集中展示區等,進一步盤活現有資源。
城市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產業的發展也將促使城市更新與服務配套更為完善。
進入新的一年,廬陽區將深入實施園區升級戰略,推動都市產業園發展轉型,建設產城融合示范區。而作為空間有限的老城區,廬陽將存量空間的拓展放在廬陽經開區和大楊產業園的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在今后一段時期,廬陽區將以“騰籠換鳥”為主攻方向,加大閑置低效用地清理力度,推動園區規劃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管理服務等全面升級,拓展城市綜合功能新空間。
惠民生:
民生思維創造社會發展新亮點
首善廬陽,敢為人先。
無論是在全省率先實現中小學生午餐服務全覆蓋,還是率先嘗試家庭醫生有償簽約服務,在廬陽區,老百姓的需求和期待就是區委區政府工作的目標和方向。面對日益突出的入學難問題,今年該區計劃新建擴建藍光半島、安幼等9 所幼兒園,提高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水平,并新建清源路小學、迎松路小學、臨泉路小學,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去年,廬陽區率先在雙崗、亳州路等街道衛生服務中心試點“智醫助理”輔助診療,并被安徽省政府新增為2018 年民生工程項目,在全省探索推廣;今年,廬陽區仍將有序推進智醫助理試點,實施全科醫生和全科護士培養計劃,完成三孝口、大楊中心和區牙病防治中心搬遷重建,延伸建立家庭醫生社區健康工作站。
為織密民生保障的“安全網”,廬陽區落實全民參保計劃,今年將做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參保工作。同時建立特困老人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和困難群眾信息庫,推進清源社區等為老服務中心運營,繼續探索醫養結合模式。
民生無小事,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在廬陽加快發展轉型的攻堅之年,更將守好民生這條底線,按照“首善之區”的定位和要求,堅定發展首善意識,擦亮區域首善品牌,在推進廬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實現更大作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