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昨天,全國新年首例造血干細胞涉外捐獻在北京進行,捐獻者是來自安慶市公安局迎江公安分局大南門派出所的民警李茂,他也因此成為跨國涉外捐獻的愛心大使。
剛捐出“造干”的李茂獲得榮譽證書。
民警“中了國際大獎”
李茂,1987 年出生于岳西縣一個普普通通農村家庭。2005 年秋,他考取了淮南師范學院,2009 年他又考取了公務員,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
談起這次跨國捐獻,李茂表示,這純屬一次機緣巧合。那是在2010 年4 月,正在安徽公安職業學院培訓的他,看到校園采血車便主動前去獻血,當被問及是否愿意加入中華骨髓庫時,因為知道捐獻“造干”關鍵時刻能救人一命,他當即表示同意。光陰荏苒,一晃八年多,他也漸漸淡忘了此事。
一直到2018 年11 月8 日,李茂接到安慶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工作人員恭喜他“中了國際大獎”——他與一名韓國血液病患者HLA 初配相合。他感覺既驚愕又欣喜,當即答應捐獻。
李茂永遠記得2002 年那個不堪回首的夏天,15 歲的李茂在上初中,未到不惑之年的父親罹患癌癥去世,兄弟三人由媽媽獨自撫養成人,生活十分艱辛。李茂說,他深知老人失去兒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親的痛苦與無助,不希望悲劇發生在另一個家庭。
捐“造干”救人一命
在等待HLA 高分辨分型確認和體檢結果的20 多天里,李茂的心情就像當年等待高考成績公布時一樣,充滿期待又滿懷擔憂,唯恐自己不合格,給患者希望,最終卻又讓對方失望。
慶幸的是,他的兩項檢測都順利通過了。直到此時,李茂才告訴母親自己要捐獻“造干”救人。他拿著網上打印的資料,一邊講解,一邊寬慰心疼自己的母親,“捐獻造血干細胞就像獻血,不是抽骨髓,不損傷身體,卻能讓他人重獲新生。我是人民警察,幫助他人是我的天職和宗旨……”
母親聽兒子這么一說也就放心了,“救人一命是好事,得去,得去!”媽媽也愿意陪同進京,親歷捐獻過程,這也給李茂捐獻“造干”增添了信心和勇氣。此次捐獻,有母愛相伴,他很心安。堅強的母親給了兒子生命,兒子的“造干”又將延續異國他鄉一位患者的生命。
1 月9 日,李茂在妻子、母親和2歲多小女兒的陪同下來到北京,連續打了5 天動員劑,經歷各種抽血、化驗。昨天,李茂進行了造血干細胞的采集,將在不久之后送往韓國。
陳達 李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