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年來,我省城市建設產生了大量建筑渣土,處置難度大,對城市安全和生態環境影響較大。對此,九三學社安徽省委員會遞交了《關于我省城市渣土利用與監管的提案》,認為可以完善城市豎向空間合理利用。
城市建設中產生的大量渣土面臨出路問題。(本報資料圖片)
現象:溝渠河塘被填埋
九三學社安徽省委員會以合肥市為例表示,合肥四縣一市每年處理渣土量超3000 萬方,軌道交通建設完全建成產生的渣土總量測算為6765萬方。隨著地下空間的綜合開發利用,所產生的渣土量還將成倍增長。同時,隨著生態環保和市容環境要求越來越嚴格,渣土處理費用不斷上,并呈加速上漲狀態。目前,合肥市區的渣土處理費用合計每車約500元。
渣土增長帶來不少問題。如合肥市區的渣土,大部分需要運到城鄉接合部和各縣區,渣土運輸距離在不斷增加。同時,城鄉接合部溝渠河塘被大量填埋,生態濕地也在減少。以合肥市每年3000 萬方渣土回填深度5 米計算,每年減少濕地面積為600 公頃。“濕地變成平地甚至是高地,失去了凈化作用,對雨水蓄滯能力明顯降低,加大了暴雨災害,超過排水系統極限,內澇頻繁,城市看海會成為常態。”
建議:新建小區增高1米
九三學社安徽省委員會建議,要完善城市豎向空間合理利用。可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現城市高低錯落。九三學社安徽省委員會以合肥市為例,合肥市建成區面積460 平方公里,規劃主干路網1100 多公里,將主干道路標高增加1 米,可消納5000 萬方渣土。如所有新建小區豎向標高增加1 米,每年可減少外運渣土約500 萬方,還能提高居住安全性,免受內澇之苦,也方便打造豎向景觀。
另外,九三學社安徽省委員會希望加大渣土資源化利用。據介紹,合肥的渣土多是Q3“老黏土”,黏性較大,本身就是良好的建筑材料,也很適合制成黏土磚,但一刀切地禁止使用黏土磚的政策,使渣土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只能當成垃圾丟棄。按照九三學社安徽省委員會的調研,每方渣土可以制成600 塊標準磚。因此建議對城市渣土的再利用采取鼓勵政策,還可以對高速公路等高填方的道路、河堤建設等強制使用城市渣土,避免就地挖坑取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張曉嶸 韓誠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