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的核心制造業上。12月29日記者從全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獲悉,2019年,安徽將把制造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實施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競賽計劃
據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安徽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和重大新興產業專項,首次實現新興產業領域和地市布局全覆蓋,初步形成了重大新興產業專項(35個)、重大新興產業工程(29個)、重大新興產業基地(24個)的“塔式”結構和梯次推進格局。
2019年將深入推進“三重一創”,重點是調整優化支持“三重一創”建設若干政策,出臺推動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健全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動態調整機制,實施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競賽計劃。
同時,謀劃建設第四批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和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加快修訂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支持建設一批產業鏈關鍵環節重大項目,以及高端芯片、關鍵材料和設備等領域重點項目。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數字江淮”建設,研究編制“數字江淮”建設總體規劃和中長期規劃。繼續處置“僵尸企業”。有力有序推進結構性去產能,計劃退出煤礦1對、產能165萬噸。
打造特色服務業產業集群
為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我省將全面落實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若干政策,研究編制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進一步健全服務業發展政策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
加快放寬服務業準入,有序推動制造業主輔分離,加強服務業標準化建設,促進服務業專業化和品牌化發展。加快實施一批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打造一批高質量的特色服務業產業集群,研究制定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綜合評估體系。配合銅陵市銅官區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中期評估,加快推動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努力探索形成若干典型經驗。
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規模
繼續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是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2019年安徽將進一步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規模,初步確定為750億千瓦時左右,推進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4個行業自愿選擇全電量參與交易。
同時,依托合肥、蕪湖、阜陽、蚌埠、安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支持公鐵轉運站、鐵路專用線等公益性、準公益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集裝化運輸,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加快發展智慧物流,推進物流降本增效。繼續動態調整涉企收費清單,全面清理行業協會商會和各類中介機構收費。(記者 史睿雯 彭旖旎)
原標題:健全動態調整機制 安徽將實施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競賽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