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日報訊 今年1月到6月,我省外貿呈現較快發展態勢,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結構持續優化,動力轉換加快,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穩中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為外貿擴規模、提質量奠定了基礎。
外貿增速連續6個月超25%,龍頭企業成為穩增長的領頭羊
今年以來,我省外貿進出口快速增長、份額不斷擴大,累計進出口增速連續6個月超25%,且均高于全國平均增幅。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到6月份,全省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300億美元,達到310.6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增幅高于全國10.3個百分點。
“上半年,我省進出口貿易保持快速增長,既有外部因素影響,也是內生動力增強的結果。 ”省經濟信息中心預測處副處長李紅梅認為,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延續復蘇態勢,國際貿易維持良好的基本面,為我省外貿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同時,各級外貿促進政策效應不斷釋放,國內經濟良好的運行態勢,也為外貿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資源性產品一直是我省進口的主要貨物,得益于一些大項目的引進落地,上半年先進制造設備進口成為一大亮點。 “1月到6月,進口先進機電設備51.8億美元,同比增長40.8%,超過銅鐵礦砂、鉛鋅礦等資源性產品進口額8.5億美元。 ”省商務廳有關人士表示,先進設備進口,有效彌補了我省制造業的短板,推動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有利于提升產品質量和品質,為下一步實現高質量出口夯實了后勁。
外貿形勢向好,得益于進出口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上半年,我省新增外貿備案企業1550戶。目前,全省備案登記的外貿企業近3萬家,有實績的超過7000家,呈現出“頂天立地”和“鋪天蓋地”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其中,“頂天立地”的龍頭企業更是帶動出口發展的領頭羊,上半年外貿10強企業對全省外貿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6.8%。
一系列新的改革開放舉措,也給外貿增長帶來實質性利好。近年來,我省聚焦快進快出,不斷強化大通關建設,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合肥海關進口平均通關時間為4.49小時,較前5月壓縮了0.41小時;出口平均通關時間為1.46小時,較前5月縮短0.29小時,口岸倉儲、物流等效率大大提升。 “從銅陵報關,到上海放行,只需要一天時間,享受同等通關便利,大大降低企業通關成本。 ”銅陵精迅特種漆包線有限責任公司進出口部銷售經理陳天郅說。
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逐步提升的競爭力成為外貿新優勢
上半年,在鞏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穩健發展的同時,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和機電產品出口持續向好,分別出口46.1億美元和101.3億美元,同比增長48.7%和28.3%,增幅分別較上年同期擴大22.1和9.2個百分點,占全省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達到26.86%和59.03%。
“截至6月底,我們今年已累計出口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品結構調整出現成效。 ”安徽輕工董事長柳夕良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紡織服裝、日用品和機電產品出口勢頭較猛。
坐落在明光市的龍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投資2.1億元建設智能印刷和物流聯動系統,不僅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極大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根據國外市場最新需求,為客戶研發設計開發個性化產品,今年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長46.9%,產品遠銷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智利和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龍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向存林說。
蕪湖的中聯重科重機公司是著名農用機械供應商,今年上半年,企業出口額躋身行業內第一。 “我們聚焦東南亞市場,因地制宜開發適合當地環境的農業機械設備,持續打造水稻機械出口的競爭優勢。 ”公司海外業務負責人袁勇富說。
李紅梅認為,步入高質量發展時代,我省企業應結合國際制造業發展方向,結合國際市場最新需求,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用更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開拓市場,實現“優質優價”“優價優出”。
下半年下行壓力有所增大,在挑戰中搶抓機遇推動高質量進出口
我省對外貿易上半年呈現向好發展態勢,但隨著國際貿易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加,下半年進出口穩增長面臨不小挑戰。 6月份,我省外貿同比增長0.9%,為今年月度最低。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進出口增幅將有所回落,但得益于上半年奠定的基礎,全年將會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預計進出口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半年擴大出口不確定性會增加。今年上半年,美國是我省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貿易額占全省的比重達15.1%。其中,對美出口占全省的19.6%,自美進口占全省的9.6%。 “美國市場是我省企業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未來皖企對美出口壓力加大。 ”李紅梅表示,大力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顯得尤為重要,必須聚焦“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尋求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替代,加大對拉美、東南亞、中東歐等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
近年來,我省對外貿易實現了大發展,但總量不大、產品附加值不高等短板依然突出,加之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資源約束日益趨緊,環境承載能力接近上限,外貿轉方式、調結構任務更加迫切。李紅梅建議,努力把當前外貿穩中向好的勢頭保持下去,還應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下功夫,進一步提升出口產品的質量,走品牌發展之路。省商務廳有關人士表示,將通過開展外貿政策及業務培訓等活動,引導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家用電器等主導產業的外向型發展,加快培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增強皖企國際市場競爭力,推動進出口由量的增長向質的發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