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揚塵污染
提高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
報告原文: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污染源治理和機動車尾氣治理,強化道路施工、建筑工地、港口碼頭等揚塵污染防治。
解讀:去年我省空氣質量形勢嚴峻,優良天數比例較2016年有所下降,PM10、PM2.5年平均濃度則有所上升。
今年,我省將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污染源治理和機動車尾氣治理,強化道路施工、建筑工地、港口碼頭等揚塵污染防治,打贏藍天保衛戰。通過推進“散亂污”污染源和單位整治、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污染治理,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步提高。
在大氣環境治理中,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等技術改造;實施集中供熱、燃煤鍋爐替代、煤改電、煤改氣、落后產能升級淘汰等能源結構優化工程;進一步推進電力、鋼鐵、水泥等行業煙氣脫硫脫硝工程;開展石化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及有機化工、醫藥化工園區、煤化工基地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推進加油站、油罐車、儲油庳油氣回收及綜合治理。持續抓好農作物秸稈全面禁燒,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綜合利用。
關鍵詞:水環境
消除八成以上城市黑臭水體
報告原文:大力推進縣城黑臭水體排查治理,啟動實施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80%以上。
解讀:城市黑臭水體不僅污染環境,也給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目前,城市建成區內的黑臭水體正在逐步消除。得益于城鄉黑臭水體治理行動,今年我省城市黑臭水體的消除比例達80%以上,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
根據安徽“水十條”的要求,我省還將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加強長江流域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啟動巢湖新一輪綜合治理,持續實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縣級以上城市備用水源建設。
到2020年,全省水環境質量將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皖北地區地下水污染趨勢得到遏制,水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確保引江濟淮輸水線路水質安全。其中,長江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斷面比例達83.3%,淮河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57.5%,新安江流域水質保持優良,引江濟淮輸水線路水質達到工程規劃要求。
關鍵詞:土壤治理
農用地土壤污染情況將查明
報告原文:全面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建立污染地塊和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信息化系統,強化固體廢棄物處理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解讀: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礎性工作,我省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查明全省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
據了解,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包括農用地、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兩個方面,并可以為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防范人居環境風險提供基礎數據。根據《安徽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實施方案》,我省采樣地表土壤點位13891個,深層土壤點位955個,農產品點位3966個。
根據相關計劃,到2020年,全省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到2030年,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到本世紀中葉,土壤環境質量全面改善。
關鍵詞:資源化利用
秸稈綜合利用率將超過88%
報告原文: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動。推廣產業化模式,創建一批綜合利用試點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70%以上。
解讀:現代化、持續化、產業化已經成為農業的發展方向。作為農業大省,我省將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動,推廣產業化模式,創建一批綜合利用試點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70%以上。
根據要求,黃山、宣城、蕪湖、安慶等市要立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重點提升規模化養殖設施設備檔次。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陽、蚌埠等市則要合理調整畜禽養殖結構,減少散戶飼養群體,加快轉變生產方式,加強畜禽規模養殖場科學化管理,提升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
此外,我省還將推動秸稈的綜合利用,完善收儲運銷體系,推進秸稈發電項目和秸稈氣化能源利用工程建設,加快秸稈綜合利用現代環保產業園區建設,秸稈綜合利用率今年將達88%以上。
關鍵詞: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資金提高到1067億
報告原文:今年計劃投入1067億元,繼續實施33項民生工程。
解讀:我省已連續多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覆蓋諸多重點領域,保障老百姓就業、教育、養老等方面的權利。
2017年,全省累計投入民生工程資金940.6億元,33項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其中,10個工程類項目完成實施任務,建成鄉鎮食品藥品監管所檢驗室320個,建成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快檢室157個,棚戶區改造新開工33.9萬套,完成城市老舊小區整治371個。23個補助類項目及時足額兌現,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保障151.6萬名學生,補助9.6億元;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55.5萬人,累計發放低保資金45.9億元;特困人員供養及生活無著人員救助、貧困殘疾人康復、殘疾人生活和護理補貼等其他發放類項目也及時補助到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合(保)5954萬人,累計支付補償資金330.8億元;城鄉居民大病保障59.9萬人次,支付補償資金16.9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當年繳費人數2204.9萬人,915萬人領取養老金。
今年,我省將民生工程資金提高到1067億元,繼續實施33項民生工程,其中新增學前教育、智慧醫療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農村環境“三大革命”等工程,并要求精準實施、精細管控,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