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扶貧
專項資金向深度貧困縣傾斜
報告原文: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今年的減貧目標是,10個國家級貧困縣和8個省級貧困縣摘帽,700個以上貧困村出列,7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
解讀:這幾年,我省通過“十大工程”助力脫貧攻堅。今年,在產業就業扶貧方面,我省將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擴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覆蓋面。開展家政扶貧行動,建設家政服務市場與貧困戶就業對接平臺。新建就業扶貧基地300個、就業扶貧驛站400個、扶貧車間600個。
針對深度貧困地區,加大攻堅力度。我省新增脫貧攻堅資金、項目、舉措,將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從今年起,省級財政新增扶貧專項資金50%以上用于深度貧困縣。特別是在行蓄洪區,將實施行蓄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分類推進村(莊)臺、保莊圩整治,實施一批居民遷建、環境治理、生產布局、生活保障等項目,通過發展水面種養等適應性產業,改善行蓄洪區生產條件和群眾生活環境質量。
此外,我省還將加強貧困地區學前教育,實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方案。完成19879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搬遷安置任務,安排好搬遷戶生產生活,做到“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健全貧困地區基本社會保險制度,落實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加強對貧困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群體的精準幫扶。優化“351”“180”健康脫貧政策,解決好取藥報銷不便捷問題。
關鍵詞:就業
激勵“七大群體”創業就業
報告原文:推進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
解讀:一直以來,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我省將以創業帶動就業,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深化“四進四扶”工作機制,深入實施“創業江淮”行動計劃、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化解過剩產能中失業人員就業新起點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多渠道就業創業,穩妥安置去產能職工1.9萬人。
為了讓困難家庭實現就業,我省還將健全就業援助制度,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同時,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加快打造創業服務云平臺、創業創新競賽服務平臺,推進國家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推動設立建筑農民工創業孵化園。
據介紹,為了讓更多群體創業就業,今年我省還將推出“七大群體激勵計劃”,其中的七大群體是指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基層干部隊伍、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同時,以就業促進、職業技能提升、托底保障、財產性收入開源清障、收入分配秩序規范、收入檢測能力提升作為“六大支撐”,積極爭取國家專項激勵計劃試點。
關鍵詞:社保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將提標
報告原文:加強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施高風險行業工傷保險擴面專項行動,開展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試點。
解讀:記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將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服務業人員、中小微企業職工、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群體參保。健全城鄉居民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同時,調整城鎮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將提高50%。
根據相關計劃,今年我省將實施高風險行業工傷保險擴面專項行動,促進交通、鐵路、水利等行業建設工程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推進生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對于關注度較高的跨省異地就醫,今年我省還將推動農民工和“雙創”人員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關鍵詞:住房保障
今年開建28萬套保障性住房
報告原文: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實行公租房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并舉,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加快實現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納入保障范圍。
解讀:根據相關計劃,今年全省新開工28.18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3.75萬套,完成10萬農村危房改造。為了解決住房難問題,省住建廳發布的《關于扎實推進城鄉基本住房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4類重點對象分別指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等。同時,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向貧困地區傾斜、優先解決最困難群眾住房安全和加大差異化補助。
在城市住房困難人群的保障上,我省將強化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加快發展和規范住房租賃市場,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滿足群眾住房需求。同時,將公共租賃住房納入住房租賃市場體系,轉變公租房保障方式,實行實物保障與租賃補貼并舉。鼓勵各類公租房保障對象通過住房租賃市場租房,政府對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實行梯度保障、分檔補貼。所有政府投資在建公共租賃住房基本竣工交付,分配率達90%以上。到2020年,城鄉基本住房保障總體實現。
關鍵詞:文化
推進國家大遺址公園建設
報告原文: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解讀:為推進創新型文化強省建設,今年我省將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國夢宣傳教育,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民行動,開展“踐行核心價值 打造好人安徽”主題實踐活動。
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上,今年省美術館、百戲城、科技館建設將繼續推進。同時,去年獲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的壽春城、蚌埠雙墩、禹會村,將與凌家灘等一同推進國家大遺址公園建設。
今年我省將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在20個國家級貧困縣新建200個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還將推進政府購買基層公益文化崗位試點。
此外,今年我省還將緊扣改革開放40周年,推出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體現徽風皖韻的精品力作。實施地方戲曲振興計劃,支持文房四寶等傳統工藝發展,加強現實題材文藝創作生產。創建一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支持省屬文化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培育專精特新中小文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