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黃山在線訊 1月9日,記者從全市醫療急救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今年將引進MPDS醫療優先分級調派系統,推動我市急救和調度標準化、規范化和分級處置。屆時,120調度員將通過標準化流程向呼救者詢問基本問題,判斷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科學合理地調度急救資源,第一時間派出急救車輛,同時電話指導呼救者就地進行自救或互救,實現急救“零等待”。
當天,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召開全市醫療急救工作會議,介紹2017年全市院前急救、急救質量檢查、急救技能培訓等工作的開展情況,以及2018年重點工作安排。記者與會了解到,2017年,該中心共接到求助電話95638次,派車25131車次,有效派車21322車次,實際搶救患者18094人次,并與110、119、122等報警服務平臺聯動,積極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和廣大游客的生命安全。2018年,我市將定期開展急救質量檢查和急救質量控制管理,進一步規范院前急救工作、急救配置和流程,提升各級醫院的院前急救質量和救治能力;該中心將繼續舉辦急救專業人員培訓,組織全市急救技能大賽,切實提高院前急救專業水平;各急救分中心和急救站將開展各種形式的急救演練,進一步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急救應急能力。
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主任吳葉生透露,該中心今年將引進MPDS醫療優先分級調派系統。該系統是一套國際先進的調度系統,目前已被國內越來越多的急救指揮中心采用。該系統內置數十種疾病的院前急救應急預案,每個預案精心設計電話詢問流程及相應的急救方法,可根據同一時間段內求助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實行分級優先調派。經系統操作培訓合格的調度員,通過標準化流程向呼救者詢問簡單的問題,就能迅速判斷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并有針對性地調度急救資源,對求助者進行自救或互救給予醫學指導。“先問什么,再問什么,應該怎么問,每一步怎么做,系統都能根據實際情況自動提示,顯示在屏幕上。”吳葉生說,相比于現階段的調度員詢問,基于醫療優先分級調派系統的詢問將更規范、更專業,可以真正做到急救關口前移,確保搶救病人從接電話開始,實現急救“零等待”。
為進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和成功率,為猝死病人贏得更多搶救時間,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分別于與市人民醫院等醫院就正在籌建的胸痛中心和腦卒中中心進行對接。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章錫林表示,胸痛中心運行后,將與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密切合作,借助即時通訊平臺,每天安排專家在線值班。對于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等胸痛病人,在線專家可以結合基于醫療優先分級調派系統作出的病情評估,根據院前急救和院內急診開展的心電圖等醫學檢查,提供快速、準確的診斷、危險評估和最優的治療手段。如果病人符合收治條件,還可以通過綠色通道直接進入胸痛中心進行救治,避免院際、院內層層轉診造成的時間延誤,大大縮短病人的搶救時間,最大可能地搶救病人的生命。
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成立于2012年,負責全市醫療急救的組織、協調和指揮,統一管理和使用“120”醫療急救公共資源,24小時受理、反饋醫療急救信息和下達醫療急救任務,與110、119、122等報警服務平臺聯動,共同應對全市重大突發事件。該中心堅持按照“就急、就近、就能力、就病人意愿”的原則,科學合理調度急救資源,確保120生命通道暢通無阻。目前,全市共設8個急救分中心和7個急救站,依托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和中醫醫院,急救服務覆蓋三區四縣。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現調度系統啟用以來,該中心累計接到求助電話近312691次,派車107952車次,有效派車89856車次,實際搶救患者78594人次,未發生一起因調度失誤引發的醫患糾紛。
原標題:黃山市120今年有望實現急救“零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