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11 年不長,但11 年也絕對不短,由安徽省福彩中心和新安晚報聯合舉辦的“讓福彩的愛,伴你回家過年”公益活動已經走過11 年。截至去年,福彩愛心路費已溫暖了3977 名寒門學子的回家路。12 月26 日,第十一屆“讓福彩的愛,伴你回家過年”公益活動首批福彩愛心路費發放儀式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師生活動中心國際報告廳舉行。150名貧困大學生,每人領取了1000元愛心路費。室外冬雨淅瀝,但報告廳內感動、溫暖、美好洋溢全場。
150名貧困大學生,每人領取了1000元愛心路費。
美好祝福,傳遞力量
“ 讓福彩的愛,伴你回家過年”,已經成為一項全國知名公益活動,更是貧困學子在嚴寒冬日最渴盼的一份溫暖。1000 元福彩愛心路費,不僅幫助貧困學子解決了回家路費問題,更飽含社會各界暖暖的愛心和深深的期許。
“雖然因為種種原因造成你們暫時生活困難,但是你們沒有退縮,用頑強拼搏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走進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所世界一流的高校,我們為你們感到驕傲。”安徽省福彩中心副主任張榮說,“新年臨近,每個在外讀書的學子回家的心情更加迫切。不管回家的路再長再遠,那也是心中最美的路。祝福同學們學習進步,歸途順利,闔家幸福安康。”
“每年隨著新年腳步的臨近,‘讓福彩的愛,伴你回家過年’這項公益活動就默默啟航,用愛心路費溫暖了家庭經濟困難同學的返鄉歸途,用細微關懷照亮了同學們追逐夢想的前路。”中國科技大學學生工作部(處)部(處)長李峰鼓勵學子們,要秉承“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校訓,不畏困難、團結一致,勇于創新。也要知恩感恩、積極向上、回饋社會,在學校和社會各界的關懷幫助下,在學習生活中充分展現團結互助、活潑英勇的精神風貌,努力成長為“六有”大學生。
“‘讓福彩的愛,伴你回家過年’這個活動已經辦了11 屆。11年的時光,見證了主流媒體的堅守,也詮釋了這份堅守的力量。”新安晚報副總編輯曹海峰26 日說,“今天這份愛的禮物,一定會在同學們的心中種下一粒種子并扎下根來。同學們一定會帶著這份溫暖,把它播散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幫助那些未來需要幫助的,而且你們能夠幫助的人。再過幾天就是新的一年了,站在這個新舊交替的門檻上,我要祝福各位同學,帶上今天我們在這里體驗到的這份愛和溫暖,跨進花團錦簇、春光明媚的2019年。”
領取路費,愛心相伴
新疆、西藏、內蒙古、黑龍江、吉林、貴州、云南、四川……在26日舉行的首批福彩愛心路費發放儀式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150 名“學霸們”匯聚一堂。他們雖然家庭困難,但是自身堅忍不拔,志存高遠,跨越千山萬水求學追夢。
首批福彩愛心路費發放現場。
回家的路有多長?同一個問題,卻有不同的答案。家住蕪湖的徐同學說,大約150 公里,坐火車需要兩個小時。家住四川省渠縣的唐同學說,有1100 多公里,坐火車需要18 個小時。甘肅省白銀市的燕同學說,有1600 多公里,坐火車得20 多個小時。西藏日喀則的小仁同學說,有4000 多公里,要轉2 趟火車,坐火車的時間就得花費三天兩夜,這還不包括轉車候車時間……
采訪中很多學子們告訴記者,不管離家有多遠,思念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因為無論100 元還是500元的車費,他們都不舍得花這筆錢回家。“我的學費是助學貸款,學校也給我申請了補助,家里一個月給500 塊的生活費。我用錢的地方主要就是吃飯,其他能省就省了。”家住新疆阿克陶縣的小努同學說,學生乘坐火車可以享受半價優惠,即便這樣回家也需要500 多元的路費,“我初中、高中都是在外地上學,現在上大一,快一個學期都沒有回家了,很想家。”
26 日,150 名貧困學生每人領取了1000 元福彩愛心路費,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回家的路有愛心相伴,更加溫暖暢通。
學子留言,感動滿滿
每年愛心路費發放現場,都會有很多學子留言,表達他們的心聲。今年記者注意到,學子們不僅在留言本上寫下他們的感受,還有學子們在本報微信公眾號對“讓福彩的愛,伴你回家過年”公益活動留言,感動滿滿。
貧困學子們排隊領取福彩愛心路費。
“我家在甘肅農村,回家得先坐24個小時的火車和3個小時的汽車到達鎮上,下了車還要再步行一個小時才能到村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楊同學留言說:每次回家,父母總會在家門口等著自己,但是因為路途遙遠花費較多,平時回家也很少。現在領取了愛心路費,感覺遙遠奔波的路近了許多。
“‘讓福彩的愛,伴你回家過年’活動,讓我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給予的溫暖。”家住河北邯鄲的李同學留言說,在今后的時光里,會更加努力學習知識,用科技文化武裝自己,將來回報社會。以后也會懷著感恩之心,參與更多志愿服務活動,服務社會,報效國家。
“本來我還在煩惱回家的路費,哪怕學生票打折,都要坐一天的車,花費大約400 元,這些錢我真的需要攢很久。因為平時勤工補助掙的錢主要是飯錢,周末要學習,沒時間帶家教,尤其即將面臨期末考試,課業壓力十分大。”四川樂山的小娜同學留言說,“這筆愛心路費是我最好的新年禮物,我將把這份感恩和溫暖銘記在心,也會更加努力學習,在未來有能力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愛心與感恩之心去溫暖社會中千千萬萬同我一樣在人生某個階段中感到困難的人。我將會把這份關懷一直傳遞下去。”
□特寫故事一
想家,但只有過年時才舍得回家
坐火車從合肥到貴陽要23 個小時,再從貴陽坐17 個小時的火車到畢節,下了火車接著轉三四個小時的大巴車到家門口,貴州小壩村的姑娘小孫每年回家都要在路上顛簸40 多個小時。小孫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名大四學生,和省內許多同學節假日能回家不同,她在校4 年,只有過年時才舍得買票回家。
“我們家比較偏遠,還經常買不到火車票,所以基本上暑假也不回去,只有過年才會回家,回家的路費也是自己一點點攢下來的。”小孫說,自從上了大學之后,她就不再向家里伸手要錢,想為家里多分擔一點。
小孫家里有3 口人,母親因病去世,父親一人在家干活,家里還有一個弟弟正在上初二。回想起四年的求學生活,小孫告訴記者,幾乎每個周末和假期她都在外做家教,這樣每年6000 元的學費和平時的生活費就有了著落,“每次回家近千元的路費也是我一點點省下來的,我想早點撐起這個家,再苦再難自己也要克服。”
領到愛心路費后,小孫很激動,她開始準備買回家的車票了,這樣很快就可以和日夜牽掛的家人相聚了。小孫看到現場有不少年紀小、生活比較困難的學弟學妹們,也想給他們打打氣:“家庭貧困并不是一件自卑、痛苦的事,而是要在他人送來的溫暖中,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并盡力去幫助別人。不管今后的路多遠多難,我們都要好好走過。”
□特寫故事二
愛心路費,照亮了奮斗前行的路
家住新疆農村的小妮,家里人口眾多,父母負擔很重,家庭困難。小妮說,她從小深知上學的艱難。看著父母那因忙碌而長滿老繭的手,那因奔波而黯淡的眼神,心中總會有說不出的辛酸和難受。上大學后,她肩負父母的期待和心中的夢想,但學費和生活費也會給父母帶來負擔。為此,對父母的心疼,對生活的擔憂,像愁云一樣縈繞在她心頭,揮之不去。
“社會和學校伸出了關愛之手,給了我們一個有力的支撐。”小妮說,記得報到那天,得知她家庭情況的班主任專門帶她去“綠色通道”辦理入學事宜,助學金減輕了全家人的負擔,讓她可以輕裝上陣,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前些天,我因沒錢買票發愁。現在領取了愛心路費,特別高興。”小妮說,“ 讓福彩的愛,伴你回家過年”公益活動,為她和所有被資助的貧困學子點燃了理想的火炬,揚起了前進的風帆,更增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你們給予我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援助,更是心靈的慰藉,精神上的鼓勵。這無盡的關愛,將如燈塔般指明我們前進的道路,成為我們奮斗不止的動力,謝謝你們! 我立志在四年大學生活中,自立自強、發奮學習、刻苦鉆研,用知識武裝自己,用真情回報社會,用行動報效祖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甘潔 鐘虹/文 王從啟/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