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城市管理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必須扎根群眾。今年以來,我省城管系統以城市執法體制改革為契機,落實省住建廳“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三年行動方案,加強執法隊伍建設,進一步轉變觀念、作風,讓城市管理更有溫度,讓群眾更多體驗城市管理民生實效。
理念: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
在傳統的執法過程中,部分執法人員缺乏耐心,讓城管部門與攤販之間“結怨”。記者了解到,我省亳州、宿州等地積極推進“721 工作法”,城市管理中“70%用服務,20%用管理,10%用執法”,讓執法人員多了“服務者”的視角,城市管理多了溫情,公眾也多了理解和配合。
據了解,今年以來,我省各地城管部門倡導“前置式、教育式”的執法理念,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努力實現從“為城管人”到“為民管城”的轉變。比如宿州市還創新“四意合一”治理新模式,將涉及群眾日常生活的焦點難點問題,由城市管理部門、街道社區、管理服務對象、“群議委”(由兩代表一委員、市民代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律師等代表組成),分別代表政府的意圖、街道社區的意見、管理服務對象的意愿、市民的意向,通過圓桌會議進行研討、表決,尋求利益交融點。這一模式創新了群眾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解、權益保障新路徑,受到群眾歡迎。
執法:苦練基本功更加規范文明
城管執法過程中,由于執法人員行為不規范或是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也容易引發與群眾的矛盾。我省城管系統注重練“內功”,提高執法水平,推進規范文明執法。
六安市城管局今年開展“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專項行動,要求所有干部職工做到“四知四熟四會”(即知道管理范圍、知道管理內容、知道管理標準、知道管理方法,熟悉執法依據、熟悉執法程序、熟悉行為規范、熟悉管理對象,做到會看圖紙、會看現場、會辦案件、會說群眾話),推行“三在先”(亮證在先、告知在先、教育在先)、“四規范”(著裝規范、用語規范、行為規范、程序規范)、“五到位”(宣傳到位、勸導到位、取證到位、程序到位、處罰到位)。規范到位的執法,贏得被執法主體的認同。
作風:嚴肅整頓紀律更嚴明了
執法隊伍的戰斗力,紀律作風是關鍵。馬鞍山加強工作作風、政風行風、紀律作風等方面建設,以市區兩級督查為抓手,每周開展一次工作作風、政風行風、紀律作風專項督查,每季度邀請行風監督員參加督查考核,并定期編發情況通報。從源頭上促進執法隊伍的自身建設,充分調動和激發執法隊伍自我完善的內動力。
宣城市城管局則加強執法監督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時刻敲嚴明執法“警鐘”。發揮城管執法系統的內部執法監督和紀律督查作用,加強以執法不規范案件、執法不作為案件、執法亂作為案件為重點的個案監督工作,對執法過程中發生的執法過錯等嚴肅追究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胡霞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