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以來,桐城市不斷整合資源,凝聚力量,堅持問題導向,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切實提高貧困人口獲得感,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桐城市已脫貧20060戶、59547人。
調整充實扶貧隊伍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脫貧攻堅工作亦是如此。桐城市不斷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市鎮村三級指揮部、重點工作指揮部、四個巡回督導組、六個工作專班,做到目標明確、保障有力。推進問題整改,聚焦突出問題,組織專人開展整改工作落實。
通過選優配強,調整24名駐村工作隊隊員,讓有能力帶領群眾干事創業的干部當“火車頭”,為貧困村找到發展經濟的好路子,為貧困戶找到脫貧的好項目。同時,該市新增了桐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部分企業定點幫扶,全市共計194個機關、企事業單位7720人參加“雙包”工作。
加大扶貧資金投入
桐城市共整合財政扶貧資金15209萬元用于脫貧攻堅工作。安排270萬元用于6個村資產收益扶貧,安排 240 萬元用于旅游產業扶貧項目建設。籌集100萬元用于邊緣貧困戶救助,今年分兩批次認定邊緣戶411個,累計發放救助金45.2萬元。
據了解,該市198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全部改造完成,兌付補助 2507.6萬元。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30702人代繳養老保險金614.04萬元。該市還設立 2400 萬元產業發展引導獎補資金,推動各地做大做強主導產業。
積極引導社會幫扶
去年以來,桐城市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幫扶資金近 4000 萬元,主要投向村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扶貧及對貧困戶的幫扶。同時,廣泛動員中小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重點領域,2018年民營企業幫助貧困戶銷售茶葉等農特產品 50 余萬元,向村級捐款捐物近 100萬元;民間公益組織“情系愛心聯合會”,募捐發放資助款30余萬元;中國首家關愛女孩網站——桐城關愛女孩網,結對資助貧困女孩 1300 余人,募集社會資金 400 余萬元。依托“中國社會扶貧網”引導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扶貧,截至 9 月 30 日,社會扶貧網愛心人士注冊12025人,位居安慶市第一。
產業扶貧來“造血”
桐城市大力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努力構建“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三有”型穩定脫貧新模式,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引導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安徽省綠福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參加定點幫扶和“百企幫百村”準扶貧行動,流轉園區內 427 個貧困戶 畝土地,2018年為貧困戶增收59.5萬元。納安置貧困戶勞動力 150 人常年用工,均收入3.2萬元。安排貧困戶季節性用工萬個,為 130 多個貧困戶創造勞務收入 余萬元。旺潤制衣有限公司吸納 31 戶就業,每人每年增收2.5萬元。
截至目前,該市26已建立或引進了最少 1 體,全市共有148520501 個貧困戶發展產業。其中 879 大戶帶動貧困戶 8280 個,465 困戶17785個,109貧困戶 3379 個,32 個園區帶動貧困戶 個。通過主體帶動,貧困戶獲得收益4644元,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三變”改革收入增
桐城市在 26 個貧困村中全面推廣“三變”工作,將財政投入的扶貧開發資金、扶持發展資金等形成的固定資產、村集體統一經營的資產和貧困戶獲得的小額貸款資金作為“三變”改革重點內容,使貧困村、貧困戶獲得財產性收益。
黃甲鎮石窯村把“三變”改革與扶貧開發相結合,將 210 萬元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投資形成的基礎設施作為集體固定資產入股,開創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貧困戶的“三變”模式。貧困戶戶均年增收600 余元,實現 34 個貧困戶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106萬元。
桐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