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拾垃圾、修剪綠化、清除雜草……伴著春日熹微的晨光,柏堰科技園香樟湖管護員黃圣勤早早的來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這是黃圣勤做香樟湖管護員的第2個年頭。
2014年,肢體殘疾的黃圣勤因嚴重肝腹水入院治療,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那一年,黃圣勤29歲本該洋溢青春希望的臉上愁云密布。
“自己身體不好,工作不穩定,沒有固定收入,日子本身就過得很艱難,又突然患上肝腹水,感覺天都塌了。”回憶往昔,黃圣勤眼里滿是憂傷。“也就在這時,社區扶貧干部了解了我的情況,給我辦理了貧困戶,醫藥費基本全部報銷了,還享受各項扶貧政策,日子才慢慢有了希望。”
通過醫療救助,黃圣勤的身體逐漸康復,幫扶人員了解到他在生病期間丟了工作,又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就在家門口給他安排了公益性崗位——香樟湖管護員,方便他就近上崗。
“風雨無阻,每天我都會來轉上幾圈,撿撿垃圾、清清雜草。”黃圣勤望著眼前的香樟湖說道。“把香樟湖環境守護好是政府交給我的任務,我必須做好,這是我的責任。”
2015年,通過政府幫扶和黃圣勤自身的努力,他順利脫貧。
“貧困戶的名字不好聽,我常常半夜睡不著。現在我有了工作,一年下來有一萬多元收入,日子也漸漸步入正軌了,把這頂‘帽子’摘了,心里踏實。”在扶貧干部點贊黃圣勤堅強、勤勞,值得大家學習時,他反倒不好意思了,“都是政策好,你們扶貧干部幫扶到位,而我本人只不過不是懶漢罷了!”
貧苦戶家庭生活日益幸福,香樟湖因公益性崗位更加清澈可鑒……這些都是脫貧攻堅帶來的看得見的變化。但已脫貧戶的主人翁精神和建設美好家園的內生動力得到了激發,這些看不見的改變無疑更深刻、更持久、更激動人心。(孔維舟 楊靜揚)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