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3日上午,安慶江面上,116位逝者的骨灰隨著花瓣緩緩飄入長江中。合肥第 22次暨安慶市第4次骨灰江葬活動在這一天舉行,304名市民用此慎終追遠的的方式送親人回歸自然。
上午6點,追思儀式在合肥市殯儀館一號大廳正式開始,在集體默哀、點燭、鞠躬儀式后,由部分家屬代表將寓意著 “漂船渡平安”的祈福紙船,依次放入會場前的池中,以此寄托對親人的無限哀思和虔誠祝福。
追思儀式結束后,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全體家屬攜帶著親人的骨灰乘車前往安慶,舉行骨灰江葬儀式。儀式在司儀的引領下舉行,全體家屬肅立默哀、恭讀祭文,在與親人作最后的告別后,他們將骨灰拋入江中,伴隨著涓涓江水,逝去的人們也終回大地母親的懷抱。
王先生是帶著父親的骨灰來參加江葬儀式的,他說父親一直有一個心愿,百年以后不希望子女買墓立碑,而是能夠回歸大自然的懷抱。受傳統觀念影響,父親的這一決定起初并沒有得到所有親人的理解。但是經過多次溝通,家人最終全都接受了,特別是參加完整場儀式后,王先生一家都覺得儀式舉辦得莊重而溫馨,逝者得到了應有的尊重,生者得到了莫大的慰藉。
王先生表示,現在土地資源緊張,國家也在大力提倡生態環保節地葬,“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后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像我的父親一樣選擇骨灰撒江的方式告別人間,而且以后我們祭拜親人也不用去墓園了,江河湖泊就是他們的魂歸之處。”
據了解,合肥的江葬活動已經走過了 22個年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這種方式讓親人回歸自然,報名人數也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共計2600余名群眾參與江葬活動,1200余位逝者的骨灰通過此種方式回歸自然。自 2013年合肥實施殯葬基本公共服務惠民工程以來, 骨灰江葬被列為補助項目,每位逝者的3位親屬活動費用全免。
為方便群眾祭奠親人,市民政局在大蜀山文化陵園設立了江葬紀念碑,逝者家屬可憑借手中的江葬證書免費辦理江葬紀念碑鐫刻事宜。
張紅艷 姚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見習記者 韓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