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中國中小企業協會1月10日發布,2023年12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0,指數全年呈現回升走勢。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最高為89.6,最低為88.9,全年共上升1.1點。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秘書長 謝極:扭轉了過去兩年指數連續下降的局面。2023年,我國經濟整體回升向好是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回升的基礎。全年持續出臺多項支持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提升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信心,政策實施的效果在不斷顯現。
2023年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各分項指數和分行業指數全面向好。其中,綜合經營指數全年上升1.9點,宏觀經濟感受指數全年上升1.8點,投入指數全年上升1.5點。顯示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小企業投入在增加,經營業績也在逐步改善。而從調查的國民經濟八大行業來看,交通運輸業指數全年上升1.5點,建筑業指數全年上升1.4點,住宿餐飲業指數全年上升1.3點,居各行業前三名。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秘書長 謝極:說明消費的回暖帶動了旅游、出行、餐飲等需求快速恢復,也帶動了相關中小企業的發展。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的調查顯示,2023年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普遍得到了增強。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秘書長 謝極:通過創新,不少中小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業績的改善。由于中型企業創新能力更強,率先在用工和信心方面有所恢復。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3萬家,此外還有創新型中小企業21.5萬家。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的統計還顯示,2023年我國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超過100項,涉及財政、金融、優化營商環境、降低水電成本等。
稅收數據顯示我國經營主體活力持續向好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到稅務部門新辦理稅種認定、發票領用、申報納稅等涉稅事項的經營主體1515.1萬戶,同比增長25.4%。其中,當年即領用發票、有收入申報的稅收活躍戶1055.7萬戶,占全部新辦戶的69.7%,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
經營主體活躍度的提升也給經濟圈發展帶來新活力。2023年前11個月,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四大經濟圈累計新辦涉稅經營主體699.4萬戶,占全部新辦戶的46.2%。
同時,產業結構也在持續優化。2023年前11個月,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的“三新經濟”新辦涉稅經營主體455.4萬戶,占全部新辦戶的30.1%,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其中,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業新辦戶數同比增長32%,實現較快增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