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十八聯圩。趙艾凌攝
航拍十八聯圩。趙艾凌攝
航拍十八聯圩。趙艾凌攝
十八聯圩。趙艾凌攝
航拍十八聯圩。陳振攝
航拍十八聯圩。陳振攝
航拍十八聯圩。陳振攝
人民網合肥9月23日電(記者李希蒙)九月,在巢湖西北岸,十八聯圩濕地水草正茂,林在水畔,水在林中,綠草茵茵,樹木蔥郁,一個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正在這里形成。
十八聯圩濕地總面積約27.6平方公里,濕地修復工程于2018年正式啟動,工程分四期建設,前三期現已完成,已完成工程共計投入資金近12億元,完成修復面積近2萬畝,其中三期工程項目建設完成,標志環巢湖十大濕地全面建成。
據介紹,正在建設中的四期生態濕地蓄洪區工程被列入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重大項目之一,概算總投資10.3億元,計劃2024年5月完工。
據悉,濕地修復工程建成后日凈化南淝河水量約為60萬立方米,占南淝河年入巢湖水量的55%,消減氮磷入湖污染30%,出水水質在Ⅲ類以上,可有效促進南淝河水質穩定達標。同時,工程設計總蓄洪水量達1.09億立方米,應急蓄洪時,可降低巢湖洪水位約140毫米;當南淝河出現超標準洪水時,可降低合肥主城區洪水位約200毫米,能有效緩解主城區防洪壓力,力保城市安瀾。
如今的十八聯圩濕地,已成為東方白鸛、黃胸鹀、青頭潛鴨、小天鵝等眾多珍稀鳥類遷徙的“駐足點”與“中轉站”,濕地一至三期范圍內共調查到鳥類117種,新增54種;調查到魚類64種,新增28種。目前濕地內水下有魚、水中有草、水上有鳥,宛如一幅優美的自然生態畫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