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苞米籠子,是我們東北農民秋收之后的收獲,也是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的‘小金庫’。這是大雨過后的森林,特別漂亮。”12月12日,“帶著家鄉,我擁抱世界”主題演講活動在北京舉行,“快手幸福鄉村帶頭人”劉佳寧在臺上介紹著她在家鄉吉林省舒蘭市長安村拍攝的鄉村生活。
視頻中,她上山下河,用直播鏡頭帶著大家深入森林,看壯觀的蘑菇“軍隊”,采摘百年難遇的珍貴山珍,辨認野生動物在雪地里留下的足跡……
“森林姑娘”劉佳寧在長白山林區長大。大學畢業后,她進入杭州一家國企工作。2019年,工作兩年后,因為想要照顧家人,也向往更自由的生活,劉佳寧辭職后回到了長安村。
剛回到家鄉時,劉佳寧和家人搬到山上種天麻,天麻收獲了,問題也隨之而來——深山里的農產品“根本沒人要”。
在家人的支持下,劉佳寧在快手上的第一次直播,就讓家里的天麻受到網友的關注。從此,每天做直播,向“老鐵們”展示鄉村生活、家鄉美景成了她的新事業。短短20天,她的“粉絲”漲到了上萬人。
一位長白山采松人幾下爬上了幾十米高的松樹去采松子,這個視頻成了她點贊數最高的一個。
“看的網友多了,自然有不少人問,能不能購買山里的松子。”于是,劉佳寧和父老鄉親一起,開始在快手上售賣野核桃、松子、山野菜等家鄉特產,偏僻山村的美味直達千家萬戶。
“現在我的小店里松子的銷量特別好。不僅我和采松人獲益了,加工松子的鄉親們也有了一定的收入。”在劉佳寧的帶動下,村里的生活逐漸發生了改變。
不僅是劉佳寧,還有來自長白山脈的吳笛、中緬邊境的佤族主播匡科戌、內蒙古通遼的劉樹梅……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拿起手機拍視頻,將鏡頭對準了家鄉。
“農村有原始的自然環境、健康的食品,林區人有獨特的生活智慧,這些都是寶藏。”劉佳寧說,“我做直播已經有7個月了,在這段時間,我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了100多戶村民、貧困戶,賣出了很多家鄉特產,收益三四十萬元。”
據統計,在快手上記錄貧困地區生活的視頻總數超29億條,點贊數超950億次,播放量達16538億次。越來越多的鄉村美景有了更多的展示機會,越來越多的家鄉特產賣向了全國各地。
快手科技副總裁、快手扶貧辦公室主任宋婷婷告訴記者,2018年7月,快手發起“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該項目已在全國發掘了超過100位有能力的鄉村快手用戶。“在‘短視頻、直播+扶貧’新模式的帶動下,我們培育出了一大批短視頻網紅,他們成了貧困縣區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宋婷婷說。
截至2020年11月,“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共培育出57家鄉村企業和合作社,提供超過1200個在地就業崗位,累計帶動1萬多戶貧困群眾增收。帶頭人所在地的產業全年總產值5000多萬元,產業發展影響覆蓋近千萬人。
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9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