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要聞

一絲千米《錦繡和平》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近期,《錦繡和平——梁雪芳刺繡藝術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出,受到了觀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展覽用至柔之物表達了至暗的慘痛歷史,讓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經歷過創傷磨難之后要倍加珍惜當下的和平時代。”有觀眾留言道。

2017年,梁雪芳在蘇州博物館舉辦刺繡展,前來觀展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心念一動。他想,何不請這位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做一場圍繞歷史與和平為主題的展覽呢?

張建軍的邀請得到了梁雪芳的積極回應,之后的兩年多時間,她沉浸在紀念館刺繡展的創作之中。她試圖用精致、綿密的傳統刺繡藝術,表現那些悲壯的瞬間、那些溫暖的場景,讓人在藝術的氛圍下重回那個歷史現場。

長3米、寬2米的巨型刺繡作品《六朝松與紫金草》。盧小平攝/光明圖片

  蘇繡技藝與繪畫藝術相融合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陳部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展覽分為“金陵不忘”“生生不息”“和平永存”三部分。“金陵不忘”通過文物復制和肖像再現等形式,講述了83年前外國友人約翰·拉貝、明妮·魏特琳、貝恩哈爾·阿爾普·辛德貝格與中國同胞守望相助的故事。“生生不息”以長明火、六朝松、紫金草為創作靈感,讓觀眾直觀了解南京這座城市對和平的理解與傳承。“和平永存”將蘇繡技藝與繪畫藝術相融合,以寓意和平的鴿子、荷花等為內容。

以南京大屠殺史實為題材的“命題作文”,對梁雪芳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傳統手工藝誕生于生活,刺繡也不例外。柔軟的刺繡,慣常于表現江南生活的情趣,如何藝術地再現這段悲壯的歷史?又如何讓觀眾感受到作品背后蘊含的動人故事,從中汲取力量?

“在查閱南京大屠殺史料時,我看到太多血淋淋的暴力場景,讓人窒息。但也不乏國際友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義舉,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梁雪芳告訴記者。她擅長做以少勝多的虛實亂針繡肖像,因此決定選取拉貝、魏特琳、辛德貝格等國際友人,用與他們相關的事物或者直接用肖像來展現、謳歌他們的義舉。

觀眾對《拉貝》刺繡肖像評價很高。創作時,梁雪芳沒有在拉貝的具象上投入精力,而是抓住了神韻,勾勒出其代表性輪廓,傳遞出了拉貝堅毅的神情,使得人物形神兼備。繡像用線極簡,采用大量留白,頗具中國畫神韻。

如何表現百折不撓的中華民族精神?六朝松是最合適的形象。梁雪芳專門來到東南大學的校園里,與這棵1500多歲的古樹“會面”。她一待就是4個多小時,觀察、記錄古樹的每一個細節和局部。“從這棵樹上看到了六朝古都的榮光與滄桑。盡管歷經千年,樹皮開裂,但它依然昂揚向上。”她說。

最終,呈現在展館中的是一幅長3米、寬2米的巨型刺繡作品《六朝松與紫金草》。梁雪芳沒有選擇常規的絲線來繡,而是改用粗獷的沙灘網布和仿絲線,來表達中華民族在困難面前百折不撓的生命力。

繡材的改變絲毫沒有影響作品的表現力。松柏枝上的小松針葉毫發畢現,襯托得古樹愈加蒼勁有力。而象征和平的紫金草,在六朝松腳下迎風搖曳——每逢春天,南京紫金山上、玄武湖畔、城墻根邊,一朵朵紫色的小花怒放。即便經歷侵華日軍的瘋狂蹂躪,第二年春天,南京城的紫金草依然如期盛開。

  講好故事引發觀眾深入理解與思考

《錦繡和平》展出了許多精彩的故事,觀眾們大多非常喜歡這些故事。在《拉貝》刺繡肖像旁,紀念館專門循環播放一段視頻。這是柏林時間2019年7月4日上午,江蘇省歌劇院原創歌劇《拉貝》的劇組代表和紀念館工作人員一起,前往位于德國柏林西郊的拉貝墓地憑吊的視頻畫面。拉貝、魏特林、辛德貝格等國際友人與中國同胞守望相助的故事,通過刺繡作品《辛德貝格黃玫瑰》《魏特林菊花》以及南京人民送給辛德貝格的《見義勇為》刺繡條幅復繡,形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覽形式和材料的綜合使用,使得歷史與當下發生關聯,也加深了觀眾對歷史的理解。

“綜合博物館講‘物’,紀念館更多講述的是‘事’。因此,一個好的展覽不僅僅是告訴觀眾一段歷史,而且要善于切入,講好故事,能打動人,能內化為觀眾的情感認同,并且走進觀眾心里面。”張建軍告訴記者。

在展覽第三部分的“和平永存”,梁雪芳以荷花與和平鴿為元素進行了創作。人們常用荷花來寓意和平,梁雪芳多年來一直在鉆研繡荷。其中一組《禪荷影思》,總共分為32小幅。整組作品由左至右、由上而下描繪的是一顆蓮子從淤泥里、水底下蔓延,然后升出水面開花結果,最后枯萎,來年再次萌芽的生命輪回的過程,引發觀眾對生與死的思考。

在展覽結尾,紀念館和梁雪芳共同策劃了“萬人繡和平”的環節。繃架放在展覽出口處,由梁雪芳創稿,把和平鴿的線條以及“和平”兩個字的大輪廓繡好,看完展覽的觀眾可以添針加線來繡和平,共同完成這幅作品。“每個人繡的那一針都是他對和平的一種承諾,離開紀念館后,你在現實生活中也要添上這一針。”張建軍說。

  工藝傳承豐富歷史的創新表達

張建軍認為,紀念館的核心產品是展覽。在今天,紀念館展覽敘事的載體與方式已經發生很大變化。能夠實現有效信息傳達的載體都有可能是展覽的介質,傳統工藝即為其中之一。用傳統手工藝作品來介紹歷史事件、展示歷史人物,不僅有利于增加展覽的趣味性,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有利于使觀眾更了解傳統手工藝,從而促進傳統手工藝的繼承與發揚。

張建軍表示,運用傳統工藝進行歷史敘事是一種傳承。紀念館要有“泛媒介”的理念,在展覽策劃中不拘泥于慣常的圖片加文物,可以大膽嘗試多種“介質”。只要能夠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達,是用繡品還是剪紙,或其他載體都沒有問題。難點在于理念的形成,以及對于展覽多“介質”的了解、探索、嘗試的思維和勇氣。“有時甚至是一種敏感性。”他說。

“這種敏感性,指的是我們要做廣義的博物館。我們的心態是開放的,這樣才能心有所動。只有具有敏感性,才有可能實現創新,給觀眾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換一種藝術形式,歷史和文化依然能夠打動觀眾的內心。”張建軍說。

早在2018年,紀念館就嘗試舉辦了藝術展——《新方法、新公眾:痛的沉淀與超越》當代藝術展。以色列雕塑家瑪納什·卡迪詩曼創作的“秋之落葉”金屬臉藝術裝置、日本教師松岡環和中日學生用黏土制作的一張張悲傷的面孔、我國青年藝術家孟舒用玻璃創造的藝術裝置作品。不同國籍、不同年齡、不同維度的藝術在同一個空間得到展示,啟發觀眾去思考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看待和面對這段過去的歷史,內涵十分豐富。

近年來,紀念館與南京藝術學院聯合舉辦的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已形成品牌,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知名度。去年舉辦的第二屆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主題為“和平與城市”,共收到30多個國家的6000多幅作品。今年11月舉辦的“南京·和平城市”國際郵品設計大賽及主題展覽,紀念館和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合作,在館內設立網點,開設“紫金草”主題郵局,開發主題郵品。不僅滿足觀眾的參觀需求,也滿足觀眾把文化帶回家的愿望。

江蘇歷史文化悠久,傳統手工藝一度高度發達。觀眾們也希望能夠看到諸如南京剪紙、金陵刻經、南通藍印花布、無錫泥塑等傳統手工藝品與展覽的結合。張建軍表示,除了蘇繡藝術展,接下來紀念館將研究用其他的非遺形式繼續延伸策劃,形成表達歷史與和平為主題的傳統手工藝系列展覽,以此傳承歷史,守望和平。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2日 04版)


相關閱讀

熱評丨不把觀眾當回事? 那就別怪沒人把你當回事

一些影視劇這種重演員、輕編劇、輕導演、輕制作的現象,不只觀眾看不下去,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也終于出手了,其于8日發布的一份規范電視劇(網絡劇)制作的文件,讓“堅決抵制演員不背臺詞等行為”“堅決抵制電...

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5周年 外交部:世界好中國才能好 中國好世界才會更好

12月8日,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設立5周年“成就與展望”研討會以視頻方式舉行

上海展覽業復蘇 疫情之下創造會展新價值

上海展覽業復蘇 疫情之下創造會展新價值第16屆上海汽配展現場設立的線上服務平臺,為海內外參展商和觀眾提供實時交流、一對一洽談等服務

劉銘傳紀念館計劃12月底開館

記者12月1日從肥西縣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獲悉,目前,劉銘傳紀念館內外裝飾及綠化工程施工已近尾聲,布展正在優化調整,預計本月底全部完工,具備開放條件。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合肥市和平小學第四小學召開新學期家長會

為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促進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更好地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11月26日合肥市和平小學第四小學召開了主題為“家校共育,助力成長”新學期家長會。 本次家長會共...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华池县| 黑龙江省| 琼中| 自治县| 金坛市| 蒙山县| 合川市| 腾冲县| 满城县| 仙居县| 海盐县| 门源| 永昌县| 曲周县| 大英县| 高州市| 平罗县| 苍梧县| 青田县| 隆化县| 澄城县| 沂源县| 泗阳县| 永昌县| 万载县| 芒康县| 德化县| 南江县| 措勤县| 威海市| 蓬溪县| 横山县| 庆元县| 卫辉市| 通辽市| 甘孜县| 吴桥县| 辽阳县| 诏安县| 应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