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報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最早或于11日授權輝瑞公司疫苗在全美進行接種。然而,美聯社-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因擔憂其安全性,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不確定是否接種新冠疫苗,還有四分之一的人明確表示“不接種”。
疫苗終于來了,為何不少美國人望而卻步?
疫情肆虐,疫苗有限的供給可謂是杯水車薪。《華爾街日報》9日的報道披露,即便輝瑞疫苗獲批,最初能覆蓋的人數不足全美總人口的1%,而且,“優先分配給醫護人員,老年人,教師群體,還是少數族裔?許多問題還沒有得到解答”。《今日美國》的評論則認為,目前美政府給出的按成年人口比例分配疫苗的方式,將加劇種族不平等:作為受感染高風險人群,有色人種在各州的分布并非平均。
可是,在全美超過1538萬人確診的當下,哪里又不是“高風險”呢?
同時,疫苗的安全性屢遭質疑。據英國天空新聞網9日報道,兩名衛生工作者在接種輝瑞疫苗后出現過敏反應。美國FDA日前證實,4位輝瑞疫苗注射的第三期志愿者出現了貝爾氏麻痹癥,即“面癱”。
諸多不確定性導致假消息肆虐,一時間人心惶惶。據《今日美國》9日報道,目前關于疫苗的假消息在全美激增,“疫苗中有比爾·蓋茨植入的微芯片”等幾類代表性謠言正在通過社交媒體,擴散到美國主流社會。一名前海軍陸戰隊隊員對美聯社說:“很多人不確定該信什么了,我就是個其中之一。”
當前,美國疫情幾乎每天都在“破紀錄”,“黑暗冬日”的慘淡前景“令人震驚”。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數據顯示,12月1日到7日這七天日增死亡病例近2200例,相當于每2分鐘就有三名美國人死于新冠肺炎。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教授維恩·古普塔7日表示,未來兩個月,每個美國人都要做好“陷入災難”的心理準備。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表示:“與感恩節相比,我認為(圣誕節和新年假期)未來可能是更大的挑戰。”
捉襟見肘的疫苗供應,持續拉升的確診曲線,未知與考驗,失信與謠言……抗疫亂象頻出,民眾憂心忡忡。
誰該為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