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槍支檔案網GVA(gun violence archive)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2020年的前11個月,美國發生了592起大規模槍擊事件,與去年全年相比增加了42%,超1.7萬人因槍擊死亡,3.7萬人受槍傷。槍支暴力事件頻發,究竟是誰在“開槍”?
觸目驚心! 槍聲每天響起108次
“紐約市已經24小時沒有槍響了,這是數月以來的第一次!”11月24日,《紐約郵報》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是的,對于紐約市民來說,槍擊案早已不是什么新聞。連紐約警察局也無法立即說出,上一個沒有槍擊事件出現的日子是什么時候了。
然而,寂靜是短暫的,“平靜24小時”接下來的第一天,一名男子開槍打死了兩名警察。
美國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憤怒地寫下:“我活在槍擊之中,我活在新冠疫情中,我活在雙重夾擊中?!?/p>
紐約市警察局12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前11個月,當地槍擊案件數量上升近96%,警察局局長謝伊8日表示,這種“前所未見的激增”在14年中都不曾見過。而紐約市,只是全美槍支暴力的一個縮影。
據美國槍支檔案網的數據,截至當地時間12月7日,2020年美國共有超過37000人受槍傷,相當于平均每天至少槍響108次。此外,與2019年相比,多個與槍擊有關的數據均超去年。
過去的342天,美國的43個州(和華盛頓地區)共發生了592起大規模槍殺事件(每起案件死亡人數在4人以上),與去年一整年的總數相比,增長了約42%。
共有17792人在槍擊暴力中身亡,比去年全年還多了3676人。
另一個數字更為觸目驚心,在這些槍擊暴力事件中,有超過4700名兒童及青少年(18歲以下)被射擊,約占總數的12.8%。12月5日,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縣一名僅2歲的男孩就在一起槍擊案中身亡。
一些青少年處在槍支暴力的威脅之下,另一些青少年則拿起了槍。
“我必須擁有一把槍”
《紐約時報》在8日的報道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14年前,在布魯克林一個空房間的露臺上,一名7歲的男孩站在那里。他的叔叔遞給他一把比他的手還大兩倍的手槍。叔叔把手指指向扳機,把槍管指向正前方。
一聲巨響劃破了空氣,緊接著是刺鼻的火藥味。他的叔叔,帶著一股酒精的氣息在男孩耳邊說:“這就是你的生活方式?!睆倪@一刻起,男孩就擁有了一把槍。如今,剛剛達到最低購槍年齡21歲的他,已曾非法持有槍支50多把。
13歲時,他從雇主那里偷來了他的第一把格洛克手槍。18歲,他買了一把槍,因為他的保護者——他的父親——因結腸癌去世了。
△ 來自布魯克林的男孩說,13歲的時候,他偷來了自己的第一把格洛克。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他對《紐約時報》說,我必須用槍來保護自己?!熬煜霘⒘宋?,混混們想殺了我,我不知道明天是否還活著?!彼目謶质加谛W時,坐在身邊的男孩被一顆子彈擊中?!澳菚r起我就明白,如果我不殺人,別人就會殺我。我叔叔是對的?!?/p>
幾年后的今天,當他談到孩提時期目睹槍擊暴力中四個朋友的死亡,語氣就像士兵們在談論戰爭傷亡一樣。
來自布魯克林另一個街區布朗斯維爾(Brownsville)的一名16歲男孩說,在他和朋友們開始受到另一伙人的威脅后,他買了自己的第一支槍——一支0.40口徑的史密斯威森手槍?!八麄兿蛭议_槍,我必須帶一把槍”男孩說。
法院創新中心(Center for Court Innovation)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攜帶槍支的年輕人普遍認為,他們感受不到來自權威人物的保護,比如他們的父母、公民領袖、警察。
“他們覺得必須要保護自己,因為城市和基礎設施已經完全拋棄了他們。”其中一位研究人員Elise White說。
在受訪的330人中,近90%的人說,家庭成員或朋友曾是槍支暴力的受害者。研究人員稱,他們中的許多人在14歲時就獲得了非法槍支。
《紐約時報》指出,新冠疫情、內亂以及貧困社區公共資源的減少,使得非法持槍的年輕人成為當局擔心的對象。
非法槍支交易猖獗
這些還未滿21歲的男孩不能申請攜槍許可,那么槍從哪來?
紐約市有全美最嚴格的槍支法律。一個人必須有攜帶手槍的許可證和攜帶獵槍或步槍的許可證,這兩種許可證都是由警察局頒發的,而且大多數申請人只允許在其住所或企業中攜帶裝有子彈的槍。對非法持有武器的可判處3年半至15年監禁。
據報道,黑市通常在其他法律不嚴的州購買非法槍支,然后用汽車偷運到紐約市,街上很容易買到這種非法槍支,價格從30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
在布魯克林,一些青年依靠一種名為“沙漠之鷹”(block gun)的系統租用槍支。警察介紹,他們也可以在街上以100美元的價格租到槍。
布魯克林地區檢察官埃里克·岡薩雷斯在上個月指控包括一名地鐵運營商在內的4名男子密謀從南卡羅來納州和弗吉尼亞州運輸44件槍支。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紐約市犯罪案件中繳獲的槍支約有70%來自南部各州。
△布魯克林地區檢察官埃里克·岡薩雷斯
芝加哥市長近日也控訴道:“一些州幾乎沒有槍支管制、背景檢查和禁止武器攻擊規定,來自這些州的非法槍支涌來——這正在傷害芝加哥這樣的城市?!?/p>
△今年五月,警方在加州千橡市一男子家中發現數支非法攻擊武器和能容納50發以上彈藥的大容量彈匣。
是誰在“開槍”?
使城市飽受槍支暴力的不僅僅是黑市交易和槍支濫用,還有被疫情及弗洛伊德被暴力執法等事件催化的社會矛盾。
被稱為美國“謀殺之都”的芝加哥,有60%的人口是非裔或拉丁裔,近80%的槍殺案發生在他們居住的社區。美國媒體報道指出,今年弗洛伊德事件發生后,大規??棺h接踵而至,給芝加哥警方帶來了壓力。有一段時間,非裔及拉丁裔社區幾乎沒有警察。當警察坐視不理時,暴力就像野火一樣蔓延。
△在今年勞動節周末的夜里,芝加哥發生數起槍擊案,央視記者探訪了這一現場。
疫情導致的失業問題,也對社會穩定造成了威脅。一位31歲的倉庫工人在三月份因為疫情而被解雇,他說擁有一把手槍“改變了我”,他描述了手持冰冷的槍管是如何讓自己感覺更強壯、更高大?!斑@讓我覺得自己很強大?!彼f。
△圖片截自《紐約時報》。
1791年12月15日,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被批準,228年來,它都保障著民眾有備有及佩帶武器之權利。近些年,由于槍擊事件頻發,美國社會有關“擁槍”和“控槍”的爭論持續不斷,但迫于全國步槍協會等擁槍團體的強大影響力,一些議員不愿推動控槍立法,美國政府難以對槍支政策進行重大調整,美國社會槍支暴力“頑疾”久拖不治。
顯然,對于疫情下的美國來說,短期內要實現有效槍支管控、遏制槍支暴力是一個無解難題,槍支濫用的惡果,最終還是由普通民眾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