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個“黑科技”項目亮相第二十二屆高交會。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新華社深圳11月16日電(記者王豐)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上,中國以開放姿態呈現其在5G、AI、新能源、農業等各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參展代表認為,中國高新科技領域不斷深化的開放合作,正給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2013年底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特斯拉展示了Model S、Model X、Model 3等車型。其中Model 3是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上海后的首款中國產車型。
“Model 3除了供給中國國內市場,還在今年10月實現了對歐洲的出口。這不僅展現了特斯拉在中國本土的飛速發展,同時也彰顯了特斯拉‘中國制造’的卓越品質。”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說,特斯拉在中國投資設廠,一方面加速了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升級,另一方面也為自身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特斯拉展示的Model 3車型。新華社記者 王豐 攝
奧地利團今年組織了10家高科技企業參展,包括高端印制電路板和半導體封裝載板制造商、柔性及觸覺機器人制造商、難熔金屬制品及耐火材料研發商等。奧地利駐廣州總領事館商務處經濟官員歐陽穎說,參展的多家公司都已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設立分支機構。
“中國既有廣闊的市場,又有大量的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很多奧地利企業都希望能夠與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加強合作,將公司的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歐陽穎說。
本屆高交會,俄羅斯、烏拉圭和波蘭等國外展團無法到場參會,高交會特地提供遠程參展服務,保證其在線上順利展示各自的創新成果,為其與中國企業搭建不間斷的溝通橋梁。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顛覆性技術創新層出不窮,新產業新業態相繼涌現。跨界融合、協同聯合、包容聚合的特征愈加顯現,加強科技創新的國際合作是大勢所趨。
高交會歐洲創新科技代表團。新華社記者 王豐 攝
本屆高交會,中國國家相關部委、各省市和高校重點展示“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基礎研究、前沿技術、民生科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結合“十四五”重點產業布局要求進行展示。
比如,科技部展區圍繞“清潔能源,智能交通”,進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的展覽展示;工信部國經中心組織“工業和信息化數字中國專題館”,展品涵蓋通訊、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成果。
此外,本屆展會還首次設立5G商用專區,重點展示5G云網融合、AR場景化運用、5G信息化解決方案等應用,該領域的國際合作前景光明。
“日本富士公司帶來了8K鏡頭,有望成為助力中國5G建設、護航新基建的獨特產品。”高交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艾學峰說。
11月12日,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現場,一名工作人員在中國移動展示臺展示5G+VR應用。新華社記者 王豐 攝
13日下午,一場跨越國界與地域的“云簽約”活動在高交會上舉行,歐盟研究與創新中心與晶瑞(深圳)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就共同在深圳建立“ENRICH粵港澳大灣區區域中心”達成合作。
“項目旨在提供廣泛的服務,把歐洲的研究、技術和商業機構與中國市場連接起來。深圳的發展必將為歐洲科技創新機構提供巨大的可能性。”歐盟創新與研究中心代表Sara Medina說。
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看來,高交會吸引世界目光的背后,既是對中國在高新科技領域與世界合作的期待,也是海外機構對中國市場、科技創新潛力以及開放合作程度的關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這意味著中國擴大科技開放合作的步伐將會越邁越大。”郭萬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