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入村學,開天辟地“人之初,性本善”。先生分段點紅,學生背誦。
后來改入新式學校,仍要背書,內容不一樣。教導主任是本家耀煌大哥,他關照我:這世上多有博聞強記的人,你得選幾個榜樣,以訓練提升自己的記性。于是,遴選出兩位,恰似“忽逢幽人,如見道心”。
一是李清照。我喜歡她的《金石錄后序》,喜歡她與趙明誠的閨中情趣。她夫婦常玩一種游戲,即互考一則典故,對方必須回答語出某書某卷、某頁某行,否則受罰。這樣的功夫,直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二是賈寶玉。《紅樓夢》第45回透露:黛玉臥病在床,秋夜聽得雨滴竹梢,倍感凄涼,作《代別離·秋窗風雨夕》。寶玉才看完,就被黛玉奪去付之一炬。可寶玉并不去搶救詩稿,因為他已熟記于心。
既有偶像,遂生學步踵武之沖動。聽說魚頭補腦,我就常吃;又聽說記外語單詞可以強化記憶力,那就堅持天天學。天長日久,記性大增,正欣欣然,突然看了一部電影,直讓我錯愕不已。
希區柯克執導的《三十九級臺階》中,有位“記憶力的天之驕子”,不論何時何地,不管什么人問什么問題,總是對答如流。這看家本領,給他帶來不少樂趣,卻也導致滅頂之災。莫非希區柯克要昭告世人,博聞強記或是一種功夫,但算不上智慧,好與不好,天曉得。
然而,我仍舊注重養護我的記性,比如《二十四詩品》,一天背一品,然后疊加,到第二十四天,自然滾瓜爛熟。這當然沒什么大用,只是引用起來,得心應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