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qū)里的幾株楊梅樹,綠葉婆娑間綴滿沉甸甸的果子,一顆顆青紅相間瑪瑙似的大多還未熟透,像懸在枝頭羞澀的笑。
梅子黃時雨,連日淅瀝的雨敲打著枝葉,也敲打著樹下人的心弦,人們撐著傘、踮起腳,欲穿透雨簾,打探一樹果實的悄然變化。雨水洗過樹梢,葉子綠得發(fā)亮,果子也愈發(fā)飽滿,隱約間透出層層紅暈,回應(yīng)著那些望眼欲穿的等待。
果然,夏陽一出,楊梅急急地由青轉(zhuǎn)黃又轉(zhuǎn)紅。一天下午,
一位眼尖的阿姨忽然欣喜地叫出聲來:“快看,這里幾顆熟啦!”她拿來長竹竿,挑起枝條,伸長手臂,小心翼翼摘下兩顆赤紅色的果子放進(jìn)嘴里,瞬時眉頭一皺,隨后卻暢快地邊吸溜牙邊笑起來:“酸甜酸甜,真過癮!再等幾天,樹上的都要熟了。”
眾口但便甜似蜜,寧知奇處是微酸。其間的妙處,豈非正在于未得之時的牽掛,物盈未滿的等待?那些未熟的果實、未完的旅程、未竟的夢想……皆因尚未抵達(dá),才生出了最甘美的想象與期盼。
請輸入驗證碼